病人通波仔後危殆 屯院:未找出原因

【本報訊】屯門醫院一名四十九歲、急性心肌梗塞男病人通波仔手術期間,右冠狀動脈內突然有氣泡及心衰竭,經搶救後完成手術,病人仍留醫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需用人工心支援,情況危殆。專家調查報告昨揭露,醫護接駁手術器具後,電腦顯示屏無顯示血壓波形圖,醫生無理會繼續做手術。有心臟科醫生指,儀器接駁不良可致顯示屏「失靈」,有機會讓空氣流入導管,最好先暫停手術查找原因。

指接駁導管後顯示屏無反應

屯院昨公布專家調查報告指,未能找出手術期間氣泡的成因,因當日使用的手術器具完整,故事件與手術器具無關。不過,專家發現當日醫護接駁所需的導管及儀器後,顯示屏無顯示血壓波形圖,護士即時提醒醫生及重新檢查儀器,但醫生考慮病情危急,未待護士完成檢查,已展開手術。

專家:屬異常 應先暫停手術

專家指,顯示屏無顯示血壓波形圖屬異常情況,亦是重要警示,建議日後若遇到類似情況,醫護應先暫停手術,查找原因後才做手術。專家指,負責手術的醫生術後十日才完成手術紀錄,令部門未能適時跟進個案,手術紀錄應在手術後盡快完成,以便安排病人的後續治療。屯院接納報告及相關建議,心臟科事後已安排有關醫生須在督導下做相關手術,並提醒所有醫護進行手術前,須清楚檢查所有儀器正常運作,及妥善接駁才做手術。院方會將個案轉介人力資源部跟進。

私人執業心臟科專科醫生李麗芬說,今次事件或與人為失誤有關,若儀器接駁不良可致顯示屏「失靈」,並讓空氣流入導管。醫生做通波仔手術時,要留意顯示屏的血壓波形圖,掌握病人身體狀況,如顯示血壓低可能病情有變。她認為,正常情況應暫停手術,確保手術儀器及顯示屏運作正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