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逢中必反講甚麼文化

西九文化區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長期展出故宮博物院的珍藏,結果又引發一堆批評口水,甚麼「欠缺諮詢」、「黑箱作業」,不一而足。拜託別再找藉口了,問題關鍵壓根就不是諮詢過程的透明度,而是展出的文物「姓中」而不是「姓英」,筆者敢跟大家打賭,如果來港展出的不是故宮博物院而是大英博物館的文物,現在批評的人當中,十之八九屁也不會放一個,反而會為香港與世界接軌歡呼鼓舞。

說來說去,還不是因為「逢中必反」在香港大有市場,政客們以此作賣點,不愁沒有捧場客。有意思的是,批評的人大多從所謂「程序公義」做文章,而幾乎沒有人從文物質量的角度加以批評。這也難怪,有關文物是首次走出紫禁城,眾多省市自治區不選,獨獨落戶香港,你可以說是培養港人身份認同,甚至說是柔性「國民教育」,但就是不能說文物本身沒有價值。又或者可以這麼理解,連「逢中必反」的各路政客評論員也只可以在諮詢程序等旁枝末節上找碴,足可以反證有關展覽實在非常精彩,大家到時記得捧場。

說句難聽的,反對聲浪最高的袞袞諸公,有多少真的關心香港的文化發展?他們對上一次在香港參觀文物展覽又是在何年何月?不少人批評香港本身是「文化沙漠」,卻「冇咁大個頭戴咁大頂帽」,妄想建設「世界級文化樞紐」,正是這個意思。當然,西九文化區跟其他大型基建一樣,幾百億元公帑砸下去了,如今已是「洗濕咗個頭」,與其繼續養蚊納空租──只須看看西九視覺文化博物館M+最近興建小型展亭,結果只吸引小貓三四隻,便知端的。不管怎麼說,盡快搞點實際活動,地盡其用,是題中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