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夷於過渡期部署的「港英餘孽治港」,是在香港回歸八年、特首董建華「忽然腳痛」下台、被英國爵士曾蔭權取代而實現。此乃中共第四代胡錦濤執政時發生的事情,然而起決定作用的是第三代江澤民的愛將、時任港澳辦主任廖暉,和「大軍師」、首位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曾慶紅「合力合謀」的結果。
這裏有朝廷高層人事的原因,有歷史與時局的原因,還牽扯到朝廷對「港英餘孽」的政治評估、可信任度評估。《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為了九七政權順利交接、平穩過渡,北京對港英政府及其整套班底採取了整體「直通」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決策,這包括考慮和英倫商議九七前夕安排華人「副港督」九七後當特首的問題,可見當年對「港英餘孽」的政治信任評估相當寬鬆。
後來末代港督彭定康推出「三違反」政改方案,毀掉了立法會「直通車」安排,「副港督」的考慮也就胎死腹中。不過,從整體框架、人事縱深布局而言,英倫已做好了「港英餘孽治港」的部署,這個戰略縱深布局最少可管三十年。這三十年內,港英餘孽當特首的機會大把!如果北京糊塗犯錯的話,如果北京放鬆了對港英餘孽的政治警惕性的話,「港人治港」隨時會變成「港英餘孽治港」。
北京果然出錯,「建華八年」就讓曾蔭權取代老董。曾蔭權深知英夷長遠的戰略安排,一上台就把港英餘孽的「第二梯隊」、他的「真兄弟」曾俊華捧了出來成為特首接班人。他們的急不可待弄巧成拙,大大暴露了其戰略野心和政治意圖。朝廷很是厭惡,加上曾蔭權禍港殃民七年,朝廷堅決果斷阻止了鬍鬚曾的「特首青雲路」,對港英餘孽當頭棒喝。
然而,他們人還在、心不死,這兩年爭做特首跳得何其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