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院伴行 守護病人

本港各公立醫院專科定位不同,某些醫院缺乏部分專科,病情嚴重的患者或需再轉送大型醫院診治。轉院過程中,病人情況隨時突變,急症室「護送醫學」團隊應運而生。大埔那打素醫院每名急症室醫護人員均受過護送醫療課程訓練,準備隨時「臨危受命」,有護士護送隨時臨盆的孕婦,要合力將救護車變身臨時產房;負責護送踩單車炒車腦出血病人的醫生,因飛馳的救護車而暈浪嘔吐大作,但都一一應付過去,人人身經百戰。

基於資源分配,各公立醫院不可能樣樣專科齊備。大埔那打素醫院急症室副顧問醫生陳忠勇表示,該院缺乏婦產科、外科及腦外科等,這些專科的病人需轉往沙田的威爾斯親王醫院或北區醫院診治。「護送醫學」團隊由急症室醫護人員組成,根據病人病情危急類別決定由多少名醫護人員護送轉院。

需護送個案按年遞增

他指近年需轉院護送的急症室個案有上升趨勢。二○一二年約五千二百多宗轉院個案,當中八十九宗屬病情危急,需醫護人員護送;二○一四年上升至五千六百多宗轉院個案,當中一百六十二宗需護送。該院急症室二○一五至一六年度多達十三萬七千五百求診人次,相信需護送的個案更多。

大埔海濱公園經常有踩單車「炒車」傷者送往大埔那打素醫院急症室,去年有年輕男傷者因無戴頭盔,衝落斜坡時不慎撞欄,送抵該院後不久陷入半昏迷,電腦掃描顯示腦部及肺部出血。陳醫生說,急症室為病人插胸喉放血治療,但因缺乏腦外科無法做開腦手術,要即時轉往威院,「情況好危急,要交通警開路,平時廿幾分鐘車程,十分鐘就到咗。」過程分秒必爭,車速快得他嘔吐大作。他一邊克服「暈車浪」,一邊時刻監察病人心跳、血壓及體溫等,壓力十分大。

克服惡劣環境壓力

陳忠勇說,護送團隊工作不容小覷,護送前要做一系列準備,包括預備所需醫療器材、估計氧氣量、紀錄途中可能出現的突變;救護車的工作環境極為不理想,醫護人員要忍受照明不足、噪音大、車程顛簸及空間狹窄,時刻監察病人生理變化,最常出現突發的情況如病人呼吸停頓、血壓驟降及陷入昏迷,「護送過程可能短短十幾廿分鐘,但感覺好漫長。」

提到最怕遇到的護送個案,陳忠勇及急症室資深護師盧逸蘭異口同聲表示是產婦臨盆個案。該院每月約有一至兩宗分娩個案轉往威院,盧逸蘭曾護送已穿羊水的產婦轉院,「剛推佢到威院電梯大堂,已經無再嗌痛,仲話有啲嘢跌咗出來」,她立即掀開被褥,發現嬰兒已排出,醫護人員即時將大堂布置成臨時產房,疏導人群。類似情況經常發生在救護車上,因此醫護團隊要有強大應變能力。

記者 鍾君容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