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之為甚,豈可再乎。正當伊利沙伯醫院管理層承認短時間內發生兩宗產婦死亡事故不尋常之際,原來該院早就出現第三宗產婦血崩死亡個案,令人震驚。同類事故接二連三,產婦入院彷彿等於送死,問題顯然遠超不尋常的地步,伊院瞞得就瞞,根本沒有吸取血的教訓。
最新一宗產婦死亡個案發生在今年五月,懷孕十四周的蔡太因為胎兒確診唐氏綜合症,到伊院進行人工流產手術,豈料術後三小時情況急轉直下,子宮突然大量出血,蔡太更三度心臟停頓及出現肝功能衰竭,院方緊急切除其子宮亦無法止血,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併發症」,最終返魂乏術。一宗簡單的流產手術,竟致夫婦陰陽永隔,家屬之傷痛不問可知。
一如既往,院方沒有公開交代事件,直到蔡先生主動向傳媒揭發,才冷冰冰表示已向醫管局呈報,並轉交死因庭跟進,且不忘強調醫護人員已按足程序進行搶救。言下之意,又是無人犯錯,又是無人需要問責。同樣說詞可謂耳熟能詳,每有醫療事故發生,院方聯同醫管局瞞得過就瞞,瞞不過就以成立調查委員會作擋箭牌,然後又是重複犯錯。就以之前兩宗產婦死亡個案而言,雖然調查委員會證實第一宗事故的醫護人員連環犯錯,但居然無人需要受罰;第二宗事故仍在調查,幾可肯定最後又是不了了之。
香港自詡醫學昌明,過去八年只有十一宗產婦死亡個案,即每年不足兩宗,何況流產和生產並非奇難雜症,伊院竟然在半年內出現最少三宗死亡事件,顯然不是一句「不尋常」就能解釋。正如病人組織質疑,同一醫院同一部門頻頻出事,反映的是由人手到制度都出了問題。對受害人家屬而言,院方所謂的「按足程序」不過是草菅人命的代名詞;所謂的「已經盡力」則是冷血的另一說法,有人形容一隻腳踏入公立醫院,一隻腳就踏入閻王殿,雖不中亦不遠。
其實不用水晶球預測都知,公院醫療事故不斷,跟人手不足脫不了干係,尤其是婦產科,過去兩個年度都是流失率最高的部門,而伊院所屬的九龍中聯網,婦產科去年流失率更高達兩成五,冠絕全港,加上伊院近半婦產科醫生沒有專科資格,遇到緊急事故能否應付,不能不令人懷疑。可以看到,前朝政府大力催谷醫療產業,遺禍於今尤烈,有經驗的公院醫生紛紛掛冠求去,人手增長又遠遠追不上需求,十個煲七個蓋,醫療事故不絕如縷就是必然結果。更有甚者,醫醫相護的傳統根深柢固,醫生犯錯幾乎不用受罰,最終必然是有恃無恐,變本加厲,永遠不能吸取教訓。
當然,醫療事故層出不窮,歸根究柢是醫管局管理混亂,資源錯配。儘管港府曾煞有介事成立檢討督導委員改革醫管局,可惜換湯不換藥,千瘡百孔的聯網制度依然不動如山。在這樣的情況下,基層病人除了自求多福,恐怕已是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