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反守為攻,是中國金融以戰止戰。在強美元下,人民幣不需升值與之爭雄,亦不要自以為是的藉機把人民幣大貶。人民幣高估與否都是教科書的妄語,在迅速變動和匯率帶動經濟的情況下,這種十九世紀式的靜態分析只會破壞經濟。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穩定甚或稍為升值一點,便可增強人民幣在這些國家的信用。
在強美元背後的美元供應緊縮,人民幣卻可借一帶一路戰略對新興國家增加供應。一帶一路戰略對新興國家增加人民幣供應,一來替代美元,二來促使這些國家加強與中國貿易,而且是以人民幣或其本幣結算,亦會擴大人民幣作為這些國家的外匯儲備的傾向。強美元已打擊美國產品出口,人民幣替代更會驅使這些國家增強與中國的經貿結合,同時產生出去美元化和人民幣國際化的作用。亞投行、絲路基金、金磚五國開發銀行以至中國雙邊、多邊援助,都應大部分乃至全面使用人民幣。
強美元不易長期維持,但歷史經驗很難準確地預測美元的實際走勢。這也反映出,即使美元也沒有甚麼高估低估的問題,決定者是市場,市場卻由多方因素左右,不是按教科書的均衡理論自動調節,更難以由中央銀行按均衡的標準來人為操控。故此,人民幣的匯率便需靈活地操作,順勢而為,但亦可作干預,以促成和引導趨勢的演化。在強美元高處不勝寒的階段,人民幣更應靈活。在強美元時有一套應對方法,在弱美元時也有不同的適應,中心點是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