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人為了避免「捱貴菜」而提早做冬,但基層家庭收入升幅遠追不上食材加幅,避無可避;工聯會社會事務委員會最新一季「兩餸一湯」調查,發現本月十八區中有十二區的街市價格,較去年同期上升,最多相差達百分之十五,其中部分食材價格升近一成。買齊「兩餸一湯」所需食材的價格,較去年同期升百分之二點六六,平均需要一百零八元;最便宜的街市是深水埗北河街街市,但亦要一百元;最貴是北區石湖墟街市要一百一十五元。
工聯會自一一年起定期以「兩餸一湯」作三至四人家庭食用的標準,按季監察本港各項的食材價格變動;兩餸一湯即一斤菜心炒六両牛肉、二両梅菜蒸十二両鯇魚,以及番茄薯仔瘦肉湯(各半斤)。今年十二月調查發現,十二區的街市價格都有上升,加幅最大是黃大仙區牛池灣街市,平均價格由去年的九十七元五角,上升至逾一百一十二元,升幅達百分之十五點六四,其次是觀塘區瑞和街街市和灣仔街市,升幅為百分之七點八七和六點二五。
七項食材中,番茄、瘦肉及鯇魚等四款食材較去年貴,當中番茄及瘦肉升近一成,但牛肉和菜心價格較去年同期略為下跌百分之一點四和七點八。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指六年來十八區的食材價格通脹情況各有不同,但百物騰貴,一般家庭的入息中位數卻追不上通脹;其中九龍城區差距最大,「兩餸一湯」及住戶入息中位數的差距逾百分之十六,其次為中西區達百分之十二點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