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抗藥性細菌近年成為全球關注的公共衞生議題;抗藥性細菌可透過分解抗生素中的酶等機制,令抗生素失效。世界衞生組織已將抗生素耐藥性界定為全球衞生危險,警告人類在醫療和農業上濫用抗生素,會令全球步入「後抗生素時代」,屆時一般感染亦可能無藥可治。
《選擇》月刊指出,超廣譜乙內酰胺酶(ESBL)是細菌質體上的BLA基因突變而形成的一類酶,它可以分解多種乙內酰胺類抗生素中的乙內酰胺,從而令抗生素失效,可能導致需要使用其他非常規性抗生素,甚至需要一次使用多種抗生素才達到治療效果。
帶有含有ESBL的細菌,以大腸桿菌等腸桿菌科細菌較為常見,可透過處理食物不當,交叉污染或進食未完全煮熟的食物而感染人類。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若雞肉未有徹底煮熟,會直接及間接將耐藥細菌食入肚中,雖然正常健康的人不會發病,但這些細菌會停留在腸道內,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時,女士可能出現尿道炎,而男士亦可能因前列腺活組織檢驗而受感染。根據歐洲及美國研究,兩成至五成病人所感染的ESBL耐藥細菌可能來自雞肉。
何又認為,消費者應促請本地連鎖餐飲集團取消採購持續使用抗生素的肉類及家禽,藉此鼓勵農場及相關供應鏈作出改變,共同去改善耐藥細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