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傳統開胸手術對病人創傷大,醫學界近年積極引入機械臂做微創外科手術。瑪麗醫院為首間採用機械臂輔助心臟手術的公立醫院,一四年至今有十四名病人受惠,包括十一宗二尖瓣修補及三宗心漏修補,患者平均年齡約五十歲,平均住院八天。
該院心胸外科部門主管區永谷稱,機械臂輔助手術最大好處是傷口僅四厘米,比微創手術傷口更細,發炎機會更低,有助加快病人復原,平均術後一個月已能恢復活動,「最快試過有貨車司機出院兩周,已返回工作崗位」。他指出,能否採用機械臂輔助心臟手術,視乎病人身體狀況,六十五歲以下、未曾做過心臟手術的病人較適合。
該院心胸外科顧問醫生陳泰良補充,機械臂採用三維影像操作,可快速引導醫生找到患處,以及處理心臟深處的組織,「唔會出現真人手震問題,減低儀器撞到胸骨,引致病人術後痛楚增加」。他說,心臟手術每月僅一日可用機械臂,病人平均等四至六個月。此類手術較適合病情穩定的病人,未來希望可增加手術節數,及突破技術限制,擴展至搭橋手術。
六十六歲的方先生患糖尿病、血壓高,以往接受心臟檢查並無顯示血管梗塞,「一五年時行路開始氣喘,好辛苦,都無諗過心臟有事」同年暈倒入院檢查才發現二尖瓣嚴重倒流,且心臟發大。他今年初接受機械臂輔助二尖瓣修補手術,術後傷口輕微痛楚,但兩、三日後可落床,共留醫十日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