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詞有理:一人計短 眾人計長

香港回歸近二十年,共經歷了三位特首,可惜沒有一個合格,商人治港失敗,公務員治港失敗,專業人士治港也失敗,到底有甚麼辦法走出「一蟹不如一蟹」的怪圈?有人建議,下屆政府不妨採取集體領導制,物色更多有能力、背景「乾淨」的人士加入管治團隊,廣納百家智慧,博採眾人之長,希望能帶領香港走出困局。

常言道,一人計短,眾人計長,集體領導可以彌補特首孤家寡人的弊端,確實值得考慮。大家都知道,香港政治體制受到先天限制,特首沒有自己班底,缺乏政治盟友,施政既受制於立法會,又得不到公務員團隊充分配合,往往舉步維艱,事倍功半。當年董建華孤身上任,備受陳四萬等港英餘孽掣肘,淪為光桿司令,寸步難行,最後只能被迫腳痛下台;公務員出身的曾蔭權爵士接任特首,本應駕輕就熟,得心應手,奈何此人不務正業,一味與富豪勾勾搭搭,黐飲黐食,結果七年任期不僅一事無成,而且埋下一堆地雷;而現任特首梁振英更是四面楚歌,內憂外患,連管治團隊也是同床異夢,各懷鬼胎,以致亂象叢生,烏龍百出。

事實證明,香港政治體制荒腔走板,名義上行政主導,實際上特首比跛腳鴨還不如,要改變這種困局,集體領導制不失為一條出路。有人也許會說,目前的高官問責制不就是集體領導制嗎?沒錯,高官問責制本來就是為了協助特首施政,可惜一開始就變質變味,這麼多年來不但無助改善施政,反而經常添煩添亂。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香港道路愈走愈窄,再不改弦易轍,只能一步步走進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