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時下幾位疑似特首參選人都在等十二月十一日的特首選舉委員會的選舉結果,才為自己的態度和動向作出決定。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朝廷排第一,CY排第二,排第三的是曾俊華、葉劉淑儀、曾鈺成和林鄭月娥等等。這幾個人若只有一兩位報名,還好;若都來顯身手,那就「益咗」CY。
對於選委會,朝廷首先關注的是反對派能拿到了多少席位。上屆是二百餘張,今屆據分析會有三百張左右。反對派拿到的席位愈多,「小圈子」的選舉形勢愈複雜,甚至有可能出現「惡變」,完全失控。
其次,朝廷如果已「傾向」CY連任,也會十分關心挺梁派能拿到多少席。上屆選舉朝廷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幫CY得票六百八十九張。今次選委會若「挺梁派」席位減少,「倒梁」之人又大幅增加,朝廷就很為難,對挺梁連任失去起碼的把握。對此,朝廷要做兩手準備。
不過,朝廷知道,不論選委會選舉結果如何,CY拿到一百五十張提名票入閘是沒有問題的,CY對此也毫不擔心。然其他幾位疑似參選人就會擔心,這是他們要等待選委會選舉結果的原因。
其實,這個問題是動態的。的確,選舉結果一出來,「牌面」上大致可看出各位疑似參選人是否能順利拿夠入場券。然而,「牌面」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有大量的「牌」是看不清的。參選之人完全可在報名之後,在選戰之中爭取基本和更多的提名票。而最終投票如何,誰能奪魁,那就更是一個極不確定的問題,這裏有朝廷的態度因素,有一千二百人的「自由選擇」,有香港形勢的變化和民意壓力,交織互動,高深莫測。
迄今為止,只有胡國興法官不理這麼多,站出來宣布參選,直道而行,最見勇氣,看透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