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迪士尼樂園公布擴建計劃,涉及金額逾百億元,港府須注資五十八億元。由於撥款需要立法會批准,會否遭遇拉布還是未知之數,但已有議員揚言如果當局不能回答何時回本等問題,未必會贊成撥款申請,意味着擴建計劃充滿變數。
當然,相比千億元巨型基建,五十八億元只是小數目而已,最終獲得立法會放行的機會還是相當大。然而,議員關注的回本問題也是市民關心的問題,畢竟公帑須用得其所,以目前迪士尼的營運前景推算,即使如願擴建,如果客源不足,蝕本幾是鐵定的事。
數字最能說明問題。香港迪士尼樂園去年收益由盈轉虧,錄得一億四千多萬元虧損。入場人次亦下跌,其中內地旅客入場人次按年大跌逾兩成。事實上,樂園落成以來長期虧損,直至一二年才首次錄得盈利,可惜好景不常,去年又打回原形,而且預料今年也不樂觀。原因不難理解,就是訪港旅客下跌之故,十月整體訪港旅客按年下跌百分之二點四,當中內地旅客下跌百分之三點六,雖已較前有所放緩,但全年內地訪港旅客不增反減已是不爭的事實。
眾所周知,內地旅客撐起本港旅遊業半壁江山,他們過門不入,影響極大,而迪士尼樂園更是首當其衝。可以看到,隨着內地旅客出外旅遊愈來愈便利,加上上海迪士尼樂園加入競爭,而香港趕客鬧劇卻不絕如縷,內地旅客根本無必要來港貼錢買難受。如果內地訪港旅客持續減少,即使迪士尼投入巨資擴充,要回本也絕不容易,遑論賺錢。
其實,香港迪士尼樂園面對最大的問題是定位尷尬,論規模,它是全球最小;論門票價格,香港百物騰貴,連同食宿根本沒有競爭力可言。尤其是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幕,又大又新鮮,內地旅客何需捨近求遠?至於有能力花錢的高端旅客,不如索性光顧東京迪士尼甚至美國迪士尼,起碼更正宗。香港迪士尼高不成低不就,吸引力和競爭力都比不上其他地區,如果一味主打內地旅客,肯定賠本收場。
為了提升競爭力,香港迪士尼計劃引入漫威超級英雄及魔雪奇緣兩大主題區。兩者近年都炙手可熱,電影和周邊產品賣個滿堂紅,相信迪士尼的如意算盤是藉着兩類截然不同的漫畫及卡通人物,將年輕人及兒童一網打盡。這樣計算固然沒錯,但也不是全對,尤其是相比環球影城,迪士尼的客路明顯狹窄,機動遊戲始終過於遷就兒童口味,缺乏刺激及高科技元素。只要到過日本環球影城便不難分出高下,建議香港迪士尼擴建時加以參考,否則故步自封,前景更不樂觀。
再說,現今迪士尼公司最賺錢的絕非樂園門票,而是電影票房及周邊產品的專利費,單是一套《魔雪奇緣》電影及專利費,去年一季已帶給迪士尼遠超預期的近二十二億美元純利,香港迪士尼樂園要賣出多少張門票才能有此巨額收入?
正如有人指出,港府與其大手筆送錢給迪士尼公司,不如用同額公帑資助本港創意產業發展,既能製造更多就業機會,也能打造屬於香港的地道品牌,一旦品牌成功,不難帶來滾滾收入,一舉多得。可惜港府「寧贈友邦,不予家奴」,對外資有求必應,對本土產業則不屑一顧,鼠目寸光,難怪香港創意產業不斷走下坡,更難怪整個社會不斷沉淪。
更重要的是,在中港矛盾愈演愈烈、港獨思潮甚囂塵上的今天,如果未來社會氣氛不變,趕客鬧劇繼續上演,則不論港府投入多少公帑,迪士尼變出多少花樣,也是無助挽救陷入寒冬的旅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