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進退標準 因地而異

法國總統奧朗德宣布放棄尋求連任,這也是法國進入第五共和以來,第一位放棄連任的總統。對於今次決定,奧朗德難得地直白,強調清楚自己在黨內和民意有多大支持(其民意支持率僅百分之四);又說希望自己退出能讓執政左翼社會黨避免分裂,得以團結一致對付保守主義及極端主義。

人要面,樹要皮,「臨別贈言」為自己臉上貼金,古今中外皆然,奧朗德甚至連主辦聯合國氣候峰會也算上了,還真夠拚的。然而現實卻是,國家經濟增長率長期在低位徘徊,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只有百分之零點二,加上個人形象欠佳,不僅民眾唾棄,執政團隊也頻傳「逼宮」之聲,連同總理瓦爾斯在內,社會黨內最少有四人宣布有意代表黨角逐總統大位,即使奧朗德擊敗黨內對手,根據目前民意走勢,他的得票率不僅落後薩爾科齊時代的前總理菲永,連極右的瑪琳勒龐也不如,極有可能第一輪就被擯出局。再盱衡國際大氣候,如今世界潮流正在廣泛地「向右轉」,當特朗普也可以上台,當默克爾也左支右絀,左翼還有甚麼運行?

不管奧朗德心裏打的甚麼算盤,「知所進退」是從政者最低標準。看看那邊廂南韓,總統朴槿惠的支持率已跌至可憐的個位數,全國人民都盼着她滾蛋了,還在那裏扭扭捏捏,說甚麼如國會有權力交接安排,自己願意下台,說白了無非是以拖待變而已,相對之下,奧朗德的境界高了不止一籌。當然,不同地方從政,「知所進退」的標準大異其趣,例如在香港,民意支持度再怎樣低殘也好,只要「上面」首肯,一樣可「迎難而上」,不管是奧朗德的「放下」抑或朴槿惠的「賴死」,對在位者來說也是「取暖」的對象──看,我還是頗受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