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經受去年底巴黎連環恐襲和本年七月尼斯國慶恐襲蹂躪,朝野草木皆兵,擁有六百多萬回教移民人口的法國,肘腋生變之憂難消,滿城風雨的布堅尼禁令是法國自欺的政治反射動作。滿口反移民狂言的特朗普成功當選美國總統,秉持包容大愛、講求政治正確似乎難有運行,法國社會黨總統奧朗德想起明年大選競逐連任,相信有得震無得瞓。
法國一度有多達三十多個城市實施「布堅尼」禁令,該國最高行政法院裁定布堅尼禁令違法,指國內恐襲頻生卻不足以構成實施禁令的合理法律理據。其實布堅尼禁令只是法國人將回教與極端主義「劃成對等」的眾多非理性表現之一。
如此一竹篙打一船人,皆因恐襲威脅四方八面,那些既想做點事又無從入手的衞國之士不得不替代罪羔羊掩無力感,捍衞「偽法國價值」成最體面和最保險下台階,已寫進憲法之「自由、平等、博愛」的真正法國價值反靠邊站。
法國為提升公眾對極端主義蔓延的關注,曾製作一款貽笑大方的宣傳海報,教民眾捕捉他人走向極端主義的端倪,線索之一是改變生活習慣,設計者配上法包圖案,無非在暗示那些突然不吃法包的人,快將步向極端主義黑暗宮殿並接受其洗腦。
這實在是小學三年級生也不會搞亂的邏輯。吃法包與否,與會否從事極端主義活動並無必然關係。硬認為不吃法包者必然是恐怖分子,法國境內究竟有多少地地道道、生活檢點、奉法守法的公民會被列作潛在極端分子處理?
同樣道理,那些穿戴頭巾光顧法國米芝蓮星級餐廳的回教徒,又應以何種方式看待?
英媒報道,八月二十七日,兩名披頭巾的回教婦女光顧巴黎近郊著名餐廳Le Cenacle,主廚以「回教徒都是恐怖分子」為由逐客。其中一位婦女為自己的信仰辯解,主廚提及牧師被殺害事件,稱法國是世俗國家,公然歧視其他宗教,以捍衞法國民眾安危作護身符。有在場人士拍下對話過程將之上傳網絡,事件驚動法國政府官員。
另一方面,穿布堅尼到奉行裸泳和裸曬「法國文化」的法國沙灘游水不得其門而入,被批是潛在恐怖分子威脅其他泳客安全,這與Le Cenacle主廚公然趕客歪理連篇的鬧劇並無兩樣。
法國社會學家Schirin Amir-Moazami指,布堅尼爭議涉及的價值觀問題是一種偽命題,法國人聞恐襲色變卻陷被動,遂將不安感投射在回教衣飾上,這是政治宣言:「我們不會坐以待斃,任由極端分子宰割。」
法國人傾向自欺,保安專家深有同感。法國本土恐襲事件不斷,專家指,法國長久以來漠視本土社會經濟問題,造成今天草木皆兵。法國失業率達百分之十,百分之四十六有移民背景的青年失業,極端分子自然向人浮於事的移民下一代埋手。
法國進入後殖民地時代,前殖民地民眾大舉從北非移居法國,法國推動移民及移民下一代融入社會的工作數十年來停滯不前,移民後代被邊緣化、誤入歧途被極端組織迷惑者眾,發動恐襲濫殺無辜,歷屆法國政府、執政者和地方主事當局實難脫干係。
某些人以捍衞法國文化之名,將推動法國文化前行不力的責任推卸得一乾二淨,如同向境內數以百萬計回教公民宣布一刀兩斷。對別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特朗普美國大選奏凱歌,法國從主流左右派政黨至極右國民陣線為勝出明年大選,相信還是得無奈推出挑起群眾對立之政綱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