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今屆政府口口聲聲將解決房屋問題列為施政「重中之重」,「寸土必爭」,實際情況卻是,興建公屋速度遠遠追不上十年目標,所謂三年上樓已被證實是笑談。當然,在政客的字典裏,永遠沒有「跳票」這一條目。這時候他們總會跑出來大吐苦水,說工作多麼艱辛,甚至反指民眾本不該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的網誌文章,堪稱完美示範。他指出,公眾對於土地問題的其中一個迷思,是只要有地就能立即建屋或作發展,實際上涉及眾多內部和法定程序,包括交通、環境等評估。言下之意,一切得按部就班,急不得也。既然如此,換任何一個人幹這份工也差不多,並不存在「迎難而上」的問題,民眾以為今屆政府能大刀闊斧撥亂反正,顯然是個毫不美麗的誤會。
橫洲事件是其中一個最突出例子。港人大多很實際,管它是「勾結」還是「合作」,如果能供應大量公屋單位,排隊上樓可以快半年,相信也不會像今日般罵聲四起。現在人們看到的是,程序公義被丟到一旁,實際效果依然欠奉,最離譜的是,研究報告寫明第二、三期於二○二五至二七年完成,主事官員仍強辯有關時間表只是假設「一切好順利」,至於一旦「遇到阻滯」拖到何時,只有天曉得。
政客跟那些江湖術士其實沒甚麼兩樣,你叫他預測下周股市升跌或許有點為難,但說到三十年後世界末日的日期,他們就敢面不紅氣不喘地鐵口直批──三十年後誰還記得找他負責?港府本周公布二○三○年長遠規劃策略,聲稱將就如何提升生活質素、加強經濟競爭力等諮詢公眾,一股濃濃的「江湖術士」味道撲鼻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