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善怕惡,厚此薄彼,是港府一貫的施政作風。橫洲發展計劃之所以引發極大爭議,其中一個最重要原因,是港府沒有優先發展無人居住的棕地,反而破壞綠化地帶,犧牲非原居民利益,毀人家園,結果只能授人以柄,自取其辱。
受橫洲發展計劃影響,三條在收地範圍內的非原居民村落將於不足兩年後被清拆。數十名村民代表昨日發起汽車遊行抗議,批評港府全無諮詢,整個發展計劃是黑箱作業和官商勾結。有村民更揚言不遷不拆,若政府一意孤行,「攬住石油氣同佢死過」,足見村民的怒火已到達沸點。有學者擔心港府繼續漠視民意,當年菜園村激烈抗爭的一幕隨時重演,顯然不是杞人憂天。
的確,居住了數十年的家園被毀於一旦,沒有人能保持心平氣和,何況當局的賠償和安置方案並不完善,大部分村民都不符合公屋申請資格,即使業主獲得金錢賠償,亦不足以在同區置業,至於租客的賠償就更少,心情徬徨可想而知。更不堪的是,當局從來沒有向村民公開諮詢,直到去年刊憲,村民才驚悉收地,完全是「大石壓死蟹」的架勢,不激起反彈才怪。反觀當局向區內權貴「摸底」多達四次,建屋規模更隨之大縮水,無人居住的棕地完全不受影響,被人質疑欺善怕惡,官商勾結,根本是咎由自取。
道理很簡單,不同的土地應有不同的使用次序,港府不優先發展棕地,反而發展綠化地帶;不優先處理以短期租約批出去的貨櫃場及停車場,反而毀人家園,逼人搬遷;不即時收回被非法霸佔的官地,反而批出租約,將不合法變成合法,做法完全不合邏輯,而且專挑弱勢開刀。最荒謬的是,面對外界種種質疑,港府不是開誠布公,反而遮遮掩掩,加上各高官互相拆台,令爭議一發不可收拾,隨時成為又一場政治風暴。港府之齷齪無能,可見一斑。
毫無疑問,本港房屋問題尾大不掉,無殼蝸牛望樓興嘆,港府收地建屋既是當務之急,也是應有之義,如果這裏不能發展,那裏不能動土,房屋問題永遠沒有解決的一天。問題是,當局收地手法拙劣,賠償機制失調,往往激起極大民怨,好事也變成壞事。事實上,由清拆菜園村到新界東北發展再到橫洲爭議,哪一次不是非原居民的利益被犧牲?哪一次不是非原居民的家園被拆毀?如果被毀的是高官物業,他們還能無動於衷嗎?
可以看到,港府被質疑偏袒權貴已非首次,撇除新界土地不說,單是私人會所用地全港也有數十幅,總面積達到數百公頃。早就有人指出,只要當局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來興建房屋,已足夠數萬人居住,當局偏偏漠視私人會所土地,反而打起填海造地甚至郊野公園的主意,捨易取難,本末倒置,試問拓土建屋怎麼可能不寸步難行?房屋問題怎麼可能不水深火熱?
事實證明,香港缺的不是土地,缺的是有承擔有能力的政府。港府口口聲聲的「重中之重」,充其量只是葉公好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