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會擬設小組調解病人投訴

改革醫務委員會的《二○一六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於立法會因「拉布」最終無法通過。為改善最為社會詬病的醫療投訴積壓經年的問題,香港醫學會計劃半年內成立負責調解的投訴小組,由專科醫生及律師向有意投訴的病人及家屬提供專業意見,冀從源頭減少病人的投訴及減輕醫委會的壓力。病人組織不反對計劃,但指公眾或已因草案未能通過而對業界失去信心,未必願意參考醫學會小組的意見,對小組的功效存疑。

投訴小組將由醫學會會董歐耀佳、馮德焜及黃任匡任主席。歐耀佳昨表示,病人及家屬可能因誤解治療方法及病情而投訴,小組將由不同專科醫生及律師組成,向病人及家屬提供專業第三者意見,評估投訴理據和投訴成立的機會,「相信家屬了解程序後,好多唔會再投訴。」

但若病人和家屬諮詢小組意見後,仍可決定繼續向醫委會投訴。他預料需一至兩個月「組班」,六個月內準備好成立小組,希望從上游減少積壓投訴問題,同時改善醫患關係。

醫學會會長蔡堅表示,過去任醫委會初級偵訊委員會主席期間,發現難於邀請醫生為投訴個案撰寫專家證人報告。

上月醫委會已通過就每份報告提供六千元津貼,醫學會未來亦會推出專家證人課程供醫生修讀,希望降低醫委會尋找專家證人難度。

市民或憂慮意見客觀性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對醫學會成立投訴小組並無意見,但是指出醫學界過去反對醫委會改革態度強硬,或會令市民質疑小組是否提供客觀公正的意見,認為小組成效有限,病人組織亦無意參與其中。

病人組織整合醫改意見

政府早前提出十月成立三方平台,由醫學界、病人及立法會議員討論改革醫委會。彭鴻昌預計每一方會派出四至五名代表,約十個病人組織正整合內部意見成一個方案。大方向包括修改法例以增加醫委會法律顧問人數、增加醫委會的非業界代表數目及比例、要求現時由醫學會會董選出的七個委員議席改由更多選民選出,以及放寬有限度註冊以增加醫生供應。他又指與候任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都有得傾」,但承認病人組織方案與醫學界意見「不會相近」,需再商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