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準醫生悟斷症先「護心」

【本報訊】十二年前,九歲的易嘉瑩隨家人和醫護人員守着一個秘密:隱瞞父親他患上大腸癌,只因怕他的情緒受困擾。可惜,事與願違,一名護士的失言令父親終知悉病情,更因在打擊下拒絕接受治療,最終病逝。當年「咩都做唔到」的易嘉瑩其後立志成為醫生,十八歲隨母親由內地來港定居後發憤,如今是港大內外全科醫學士(MBBS)新生。

回首父親的經歷時,她深刻反思病人的知情權問題,認為醫護人員應該衡量適當的時機,方告知病人病況,她希望執業後能和病人有更多的交流:「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好弱……如果病人嘅心理防線崩潰,我認為會好難接受其他治療。」

本港公立醫院工作壓力大、醫護人手不足,出現三十秒看一個症的情況,易嘉瑩稱自己曾到公立醫院求診,知悉醫生見病人的時間有限,惟她堅持日後每個案會多花一、兩分鐘,和病人多溝通。不輕言低頭的性格或源自其母,嘉瑩媽媽為照顧女兒和嫲嫲「一個人撐起屋企」。嘉瑩獲港大的「醫學院飛躍獎學金」,有望減輕家庭壓力。

「自己辛苦都唔夠病人辛苦」

嘉瑩的同學,十八歲雙胞胎陳煦欣和陳煦怡來自醫學世家,父母港大醫科畢業後成為泌尿科和兒科醫生,曾經任職公立醫院的父親深知公營醫生的壓力,勸女兒不要從醫。惟見識過父親「喺屋企食食吓飯都要返醫院」,姐妹倆未被嚇怕,更因做義工與弱勢社群接觸,期望將來能「孖住上」發揮助人精神,她們齊心稱:「自己辛苦,都唔夠病人辛苦。」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