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玩手機及網上虛擬遊戲非常「揼本」,為了買遊戲道具或抽限定角色隨時可以豪花過萬元。消委會今年首八個月接獲七十二宗手遊相關投訴,追討總額高達七十三萬元,其中有投訴更屬「非自願性收費」,一名母親讓兒子「撳」手機後,收到震撼性一萬三千五百元卡數帳單,始發現兒子進入遊戲程式後,因程式平台自動連結手機登記的信用卡帳號而被扣數。她向平台投訴「被收費」的做法不保障消費者,但仍因交易受條款及細則約束而不獲退款。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透露,今年首八個月收到七十二宗手遊相關投訴,主要投訴服務質素、帳戶點數與實際購買數目不同,雖然投訴較去年同期八十宗少,但金額令人感到意外,因「一宗索償金額可買一部電視」。
投訴人黃太早前收到電郵帳單,赫然發現當中有超過五十宗信用卡消費紀錄,總額達一萬三千五百元。她雖會下載免費遊戲,但從不花錢購買虛擬遊戲物品,追查後發現,其九歲兒子曾撳過其手機進入遊戲,而程式內有一些可供購買的項目,原來撳掣後會直接從已在手機登記的信用卡扣數。她認為有關設定對信用卡登記人毫無保障,要求退回款項,並向消委會求助。但手機程式銷售平台拒絕退款,指除非特殊情況,否則一經購買便不作退款,消委會已建議投訴人諮詢法律意見,或透過民事途徑追討。
除了上述「非自願付費」的個案,不少手遊玩家面對的痛苦,是花費巨款亦得不到心頭好。林先生早前看過遊戲商一個足球遊戲的廣告後,深信參加限定抽蛋活動可提高抽中稀有角色的機會率,於是一口氣花八千多元買點數抽蛋,經過三百多次的努力後,只抽中數十個普通角色及兩個較高級角色,大失所望的他質疑遊戲商有否提高心儀角色的出現機率,並要求退款。但遊戲商指「抽蛋講求個人運氣」,並非抽得多便一定抽中,故不作補償。
另外,消委會亦接獲玩家投訴,指遊戲帳號及虛擬用品突然消失,擔心努力過關的心血付諸流水;亦有玩家購買增值卡為手機遊戲帳戶充值,卻遲遲未獲發遊戲金幣,向該會投訴後才獲補回相關金幣。
消費者委員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許敬文認為,「廣告無講大話,參加活動同賭博、抽獎一樣」,沒有抽中的必然率。他又建議玩家要金睛火眼睇清條款,避免撳錯掣授權過數。玩家亦需保存重要遊戲資料,以備需要時進行交涉。至於家長等手機用戶,可採用密碼等方式設定手機的取用限制,防止未經授權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