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棄選總好過攬炒

立法會選舉投票前夕,多位地區直選和「超區」候選人宣布棄選,呼籲支持者轉投同一陣營其他候選人,印象中,這情況在歷屆選戰中並不多見。

消息傳出,各界反應不一,有批評者認為參選是「莊嚴承諾」,如今臨陣棄甲曳兵,更是將選民當「扯線公仔」。批評者言重了,政客承諾跳票當食生菜,選民早就習以為常,並不值得拿來說事。至於當選民「扯線公仔」,更是不知從何說起,秘密投票天知地知,選民愛投誰投誰,豈能如臂使指。其實明眼人都知道,對棄選批評最烈者不是別人,正是建制派候選人。很簡單,原本對手陣營互相鎅票,自己有望坐收漁人之利,如今隨時好夢成空,豈不急得跳腳?

當然,大家也毋須將棄選行為過分拔高。他們民調由百分之一至五不等,用英文形容是long shot,以至潮網絡用語形容,則投票給他們無異於「射落海」,總之是只有陪跑的份兒,既然如此,倒不如做個順水人情,佔據一下「以大局為重」的道德高地。再說,選民也不是傻的,不待候選人「呼籲」,自己也懂得棄保,與其「被棄」,不如自我引爆。假設有候選人公開宣稱自己「夠票」,呼籲支持者改投陣營內其他「有需要」的候選人,最起碼也得像美國大選中民主黨的桑德斯那樣,跟對手還能死磕一段,而自願選擇「華麗退場」,這些才叫高風亮節──可以想像,這一幕再過一百年也不會發生。

總而言之,主動棄選避免「攬炒」,談不上「高尚」,充其量出於現實考量,作出對各方最有利的決策而已。事實上,政治就是妥協的藝術,能做多少算多少,如果政改一役各方能拿出今天棄選的「智慧」,興許香港人已擁有選特首那一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