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惹恐慌 被動防疫最堪憂

肆虐南美的寨卡病毒在全球多個地方爆發,香港亦無法獨善其身,出現首宗外地傳入個案,敲響防疫警鐘。目前正值蚊患高峰期,本地爆發的風險與日俱增,港府至今沒有提升戒備級別,防疫和檢疫措施又全無章法,隨時可能為香港招來奇災巨禍。

事件在昨夜出現戲劇性變化,確診的外籍患者入院後再進行血液測試,結果對寨卡病毒呈陰性反應,已閃電出院。短短兩日,檢測結果截然不同,到底是患者康復神速,還是檢測出了問題,衞生防護中心有必要交代清楚。不管怎麼說,病毒無疆界之分,尤其是港府防疫向來漏洞百出,病毒會否在本土植根,依然令人擔心。

眾所周知,寨卡病毒可引致胎兒患上先天性小頭畸形症,本港常見的白紋伊蚊正是傳播媒介之一,亦可透過血液及性接觸傳染,加上八成患者不會出現病徵,可謂防不勝防。然而港府的應對措施,除了年初刊憲將寨卡病毒列為法定呈報傳染病,就只有所謂的全港滅蚊運動。儘管食環署已派員到患者居住及工作地點滅蚊,但患者期間到過不少地方,這樣的防疫力度顯然遠遠不足,何況當局連患者的抵港航班等基本資料都未能掌握,機場猶如無掩雞籠,卻依然堅持除非香港出現首宗本地個案,否則不會提高戒備級別,做法之被動和鬆懈,簡直令人怵目驚心。

不可不知,鄰近香港的印尼、泰國、菲律賓及越南已被世衞列作第二分類國,即寨卡病毒傳播已經流行,加上里約奧運結束,不少運動員和旅客陸續從重災區巴西回港,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病毒隨之傳入並非不可能的事。問題是,港府並無提高機場及口岸的把關級別,來自高危地區的旅客又不用填寫健康申報表,一味旨意清潔工人加強滅蚊了事,只能事倍功半。事實上,內地已有二十二宗外來個案,當中七人曾過境本港,香港沒有本土感染只是幸運而已。當年就是一名廣州人士赴港求醫,造成沙士疫情擴散,而去年一名南韓新沙士患者破門而入,差一點又悲劇重演,教訓可謂深刻。寨卡病毒目前已攻陷美國多個州份,證明只要有一個外來個案,就足以造成本土大規模感染,美國之鑑近在眼前,還不足以警惕港府嗎?

預防勝於治療,這是基本常識,若等到本地大爆發才來防疫,一切已經太遲。可惜人們看見的是,當局不僅防疫馬虎兒戲,檢疫同樣敷衍塞責,至今沒有統一部門為來自高危地區的人士檢疫,只由港大義務負責,連剛從奧運抵港的本地運動員都不清楚可以到哪裏檢疫,遑論外地來的旅客。港府連檢疫工作都做不好,怎麼能令人對當局防疫把關有信心?

姑勿論如何,寨卡病毒的警鐘已經響起,單靠食環署滅蚊防疫,登革熱尚且防不到,何況威脅更大的寨卡病毒?本港今年已接獲兩宗日本腦炎個案,登革熱又幾乎成為風土病,正面臨「三疫」拍門的窘境,當局繼續漫不經心,後果不堪設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