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喊膝痛 慎患寬扁足

百厭男童日頭「紮紮跳」,到睌上卻因膝蓋痛而哭鬧,檢查足部後發現原來患寬扁足,令膝蓋勞損。足科矯形師表示,寬扁足可導致腳跟發炎、膝關節退化,甚至生骨刺,影響活動能力。但單從足弓深度無法驗出寬扁足,家長容易掉以輕心,痛症更可能到中年以後才浮現,早已錯過四至六歲糾正雙腳發育的黃金時期。專家提醒家長,若發現子女足部結構問題,應盡早處理。

一般人以為足弓有凹位代表雙腳結構正常,足科矯形師吳燕玲表示,不論足弓高低,同樣有機會患寬扁足。正常雙腳從背面看,小腿與腳跟應連成一直線,並與地板垂直,但寬扁足患者的腳踝壓向內側、足弓下塌,令關節、軟組織受力不均,可引發多種炎症。

多屬天生O或X形腳

她指出,曾有病人「瞓醒覺一踩落地就痛」。因寬扁足會改變足部骨骼位置,更易壓到神經線引致神經痛,亦會拉扯足底筋膜及腳側的脛後肌筋腱,令軟組織發炎。寬扁足可導致俗稱「菠蘿蓋」髕骨關節與大腿關節接合不當,「地基歪,小腿會向內旋,『菠蘿蓋』好似『鬥雞眼』咁向咗內」,患者上落樓梯屈曲膝蓋會磨蝕膝軟組織,甚至再影響大腿及股間關節。勞損及痛症隨着年紀累積,加速關節退化,「(患者)到三、四十歲開始做運動保持身形,但幾十年來活動不斷磨蝕軟骨,骨磨骨磨到生骨刺。」

吳燕玲表示,寬扁足大多來自遺傳及天生O形或X形腳,穿承托力差的鞋履及W形不良坐姿可令情況惡化。有五歲男童兩年前發現X形腳及寬扁足,致膝蓋向內旋,膝關節外側受力較多,並拉扯膝蓋旁的髕骨筋腱。男童日間跳上跳下勞損膝蓋,晚上痛得睡不着。他糾正坐姿陋習及佩戴矯形鞋墊兩年後,膝蓋轉回正常位置,寬扁角度亦收細。

易誤當運動創傷延診

四至六歲小童足部尚在發育,是糾正寬扁足的黃金時期。但吳指,不少家長以為子女足部疼痛是運動創傷,延誤診治,十五、十六歲全身骨骼大致成形,只可穿矯形鞋墊及運動強化雙腿肌肉阻止惡化。

記者張汶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