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國際競爭是以創新為主導,各個經濟體都意識到,只有創新才可以在國際競爭中不至於給比下去,香港也不例外,只是香港在科研上的投入不足。特區政府對外間的批評不是不着緊,否則不會以香港沒有國防這個負擔,來說明香港在創新方面的投資其實不是很低。然而,不管這個說法的合理性,在創新這個競爭舞台上,多一些的投入總是好的,因為一些固定成本是不會隨創新活動增加而上升,反之,隨後的邊際成果可以藉增加科研投入而增加,是以筆者一直倡議香港加大科研的投資,讓創新力量可以有更佳的土壤去發揮,對香港的長遠發展是重要的。
除了資源的投入,我們也要做到令社會有這個創新的意識,才可以有力的往創新路上走,因為要是社會風氣不配合,創新的效力是事倍功半的。
現時香港的大學生選科着重短期回報,雖然說香港是一個環球金融中心,但大學生一股腦兒爭先修讀工商管理卻不是可喜的現象,原因是傳統的數理學科往往面對收生困難的問題,長遠會影響創新的力量,因為創新需要的是科研的人才儲備。
在這方面,特區政府要明白,若是年輕人感到創新不能帶給他們往上流動的機會,年輕人還是會功利式的修讀有「錢途」的科目,結果是香港會因為科研人才儲備不足,長遠減低創新的成效。特區政府成立了創新及科技局,這說明了政府是重視創新的,接下來是要好好的幹出成績來。
除了政府的角色,民間要讓社會在創新的思維上有改變,靠的是軟性的推廣,令大眾不要以為創新和社會沒有關係,而是創新可以和社會息息相關。在這方面,團結香港基金在下月主辦創科博覽,這個活動就可以從一個「落地」的方式去推動創新的氛圍,是一個可喜的現象。從團結香港基金的講解資料來看,這個創科博覽是以中國創科的成就作主軸,輔以香港各間大學的科研單位,去將科研創新的實際應用展示給市民。筆者很贊同這個構思,原因正是上文所說的創新的重要性,而且這個創科博覽包含了三個重要元素,是香港創新路上的重要參數。
首先,是中國的科研實力。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雖然行政獨立,但在科研上香港必定要和內地配合,這樣才可以發揮最大的效用。創科博覽展示中國的科研成就,正好給社會一個思考空間,就是在這些科研成果上,香港可以擔當一個怎樣的角色;也讓年輕人看到中國科研上的實力,加深社會對中國科研的信心,長遠地會令社會產生和內地科研合作的共識,有利香港創新發展。
其次,是香港各間大學的參與。香港各家大學的科研實力不俗,在多個國際排名上,香港的大學都有相當的位置,可見香港科研人才的水平是世界認可的。香港各家大學在創科博覽上的參與,除了是展示本身的科研能量之外,也向社會表達了香港具實力在創科、創新上站列一席位,這對不少質疑香港科研力量的聲音,實行以堅實的證據來反擊,也令外界不會再看輕香港創新上的潛力。
最後,這個博覽的一個特色,是將創新應用到每日的生活上。人們對科研普遍不甚了了,印象是實驗室內的高端研究,但透過普及化的創科博覽,可以讓人們明白創新是如何跟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是一個推動創新風氣的大好機會。
是以筆者聽到下月這個創科博覽時,心裏很是期待的,也希望這種推動創新的風氣可以持續,而不是短暫的一個盛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