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歷來信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能夠改變命運,然而隨着時代更迭,社會變遷,這種觀念已站不住腳。最近的調查顯示,香港的大學畢業生入職薪酬連年下跌,起薪點中位數竟比廿年前減少逾一成,讀書改變命運云乎哉。
大學生含金量持續下跌,也許有很多原因,包括大學生供應增加導致學歷貶值等等,但歸根究柢,產業結構單一才是主要原因。香港經濟發展停滯不前,長期獨沽金融一味,不是炒樓就是炒股,大學生就業選擇不多,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收入自然無法改善。非專業界別的大學生叫價能力更低,許多人不管如何拚搏,都只能淪為「窮忙族」,向上流動固然不容易,連安居樂業也成為奢望,難怪愈來愈多的年輕人對現實不滿。
無獨有偶,台灣大學生的待遇同樣可憐兮兮,目前平均起薪僅二萬七千元新台幣左右,約合港幣六千多元,比十六年前還不如。當地有項調查顯示,近八成台灣上班族有意前往海外發展,而大陸更成為首選地,真可謂風水輪流轉。
曾幾何時,香港和台灣都是亞洲四小龍之一,那是何等風光,又是何等自豪,可惜好景不常,隨着港台兩地雙雙陷入政治泥沼,過去的好運已一去不復返。最值得人們深思的是,在沒有民主的年代,港台都能取得輝煌的經濟成就,反而有了民主後經濟民生卻愈來愈糟,這究竟是甚麼原因呢?有些政客誇誇其談,聲稱沒有民主就沒有民生,這分明是欺人之談,台灣已有足夠的民主,民生又在哪裏呢?說到底,民主不能當飯吃,一個泛政治化的社會是不可能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