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員提取老鼠及人體椎間盤樣本,並以生物發光技術追蹤細胞活動,發現兩者椎間盤組織均含「時鐘蛋白質」,與生理時鐘活動呼應。研究員再嘗試從老鼠細胞移除這些蛋白質,六個月後觀察到明顯退化迹象,椎間盤變薄兩至三成;人體細胞失去蛋白質後十二個月,椎間盤組織亦出現疤痕及纖維化。
更易導致下背痛
研究員指出,生理時鐘運作不正常會導致椎間盤老化及發炎,更易有下背痛;一夜好眠及規律生活可維持生理時鐘正常運作。研究員指日後處方非類固醇消炎藥,可考慮生理時鐘周期,計算痛楚出現時間決定何時服用,以達最佳效果,並建議避免返夜班或輪班工作,以免令生理時鐘絮亂。研究結果刊登於《風濕病年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