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乳媽媽慎防無營病症

授乳媽媽為BB健康,飲食以有「營」為先。但香港理工大學調查發現,逾八成受訪授乳媽媽「唔夠營養」,碘每日攝入量中位數不足五十微克,遠低於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推薦攝入量。專家指,雖媽媽營養攝入量低,但母體自動調節,將營養素優先供予吃母乳的嬰兒,故對嬰兒成長影響不大,反而媽媽日後或有骨質疏鬆、貧血等問題。專家強調,婦女飲食最好多元化,以防長時間授乳流失更多營養。

理大食物安全及科技研究中心招募九十五名授乳婦女,收集她們的母乳樣本,並紀錄三天的飲食習慣,之後檢驗母乳中鈣、鐵及碘水平。結果發現,八成八的媽媽每日鈣攝入量,低於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推薦攝入量(每日一千毫克);鈣攝入量中位數亦不達標,只有七百毫克。

不建議婦女吃補充劑

調查顯示,媽媽每日的鐵攝入量中位數僅十三點二十七毫克,低於推薦攝入量水平(每日廿四毫克)。每日碘攝入量更低,受訪媽媽的中位數為每日四十四點九微克,與推薦攝入量的二百四十微克有一段距離。

雖然媽媽營養攝入量低,但三十六名餵哺零至六個月大嬰兒的婦女母乳樣本中,分別有五成一、七成四及四成八的鈣、鐵和碘攝入量達標。研究中心執行總監黃文秀解釋,雖然媽媽營養攝取量不足,但母體將營養素優先供給嬰兒,故毋須擔心嬰兒營養不足。媽媽本身長遠因攝取營養不足,體內儲備不夠,增加日後出現骨質疏鬆、貧血、甲狀腺功能過低症等問題。她不建議婦女吃補充劑,應從膳食着手。

怕「毒」坐月膳食較單一

註冊營養師張智良指,婦女普遍關注懷孕期間營養攝取,忽略授乳期。坐月時膳食較單一,以致未能攝取足夠營養。他建議婦女要均衡飲食,包括吃蝦、紅衫魚、紫菜等食物補充碘質,吃芥蘭、菜心、奶類製品等補充鈣質,吃適量紅肉、豆類食品補充鐵質。

卅四歲育有兩名子女的杜女士是其中一名受訪的餵母乳媽媽,「身體無大問題,BB又健康,從無諗過碘攝入量會偏低」。她估計,或與坐月期間聽從老人家建議飲食,例如以為海鮮「毒」不可吃,又不吃紫菜,當時只食菜心、豬肉。她現時會均衡飲食,攝取所需營養,亦提醒其他媽媽注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