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寶庫:恒常運動治療精神疾病良方

在門診治療患有不同精神疾病的患者時,常常會被問及有沒有補充品或另類療法可以幫助精神健康。其實,除了按醫生指示服藥和接受心理治療外,患者可自行進行一種精神健康療法,這就是繁忙的香港人經常缺少的「運動」。

根據香港衞生署於2014年4月進行的調查顯示,62.5%的成年人每周沒有進行足夠的體能活動。運動除了有助減低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和結腸癌的風險,亦有效減少抑鬱和焦慮的情緒,提升腦功能和增強記憶力。所以,運動不僅能鍛煉身體,更可改善腦部及精神健康。

宜與親友培養習慣

很多人常說未能抽空做運動,但其實做運動可以很簡單,只要配合日常生活習慣再加以適度轉變便可。例如早一個站下車步行和減少乘搭電梯,如果白天太熱,可於傍晚下班或放學後進行,回到家中亦可以邊看電視邊做簡單運動,晚餐後還可以和家人在家附近散步,做運動之餘又增加溝通的機會。

剛開始時可以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運動,如跑步、騎單車、游泳、瑜伽、健身、球類運動等。現在互聯網上亦提供多種不同的運動訓練方案方便練習,如果跟朋友或家人一起做,能更容易養成恒常運動的習慣。

運動的益處多,從今天開始,大家一起做運動吧!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列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李浩銘醫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