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近年嚴打洋垃圾入口,反之香港卻無相關禁制,有美國環保團體進行電子洋垃圾跨國調查,並以追蹤器追尋二百件棄置電子產品去向,結果發現當中約兩成半、即五十五件電子棄置品被出口至香港,團體負責人指,香港已成洋垃圾拆解工場,並推算每日從美國輸港的洋垃圾估計達千噸,香港有淪為電子廢物垃圾港之勢。環境保護署表示絕不容許電子廢物非法進口本港,已即時跟進調查報道涉及的場所。
美國環保團體Basel Action Network(BAN)去年七月開始進行跨國調查,在二百件廢棄電子產品,包括打印機、LCD顯示屏及CRT顯示屏等裝上追蹤器,再交到不同州份的慈善團體及獲認證的回收商進行回收,這些組織均保證不會將有關電子廢料出口。
追蹤揭分布元朗粉嶺鄉郊
不過,BAN透過追蹤器發現,當中的六十六件廢棄電子產品仍被出口運至香港、內地、台灣及泰國等十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有近五十件運至香港,當中的三十七件電子廢料被留在香港,分布於元朗及粉嶺的鄉郊地區,其餘則運往內地和台灣等地。
BAN在報告指出,以往廢棄電子產品一般透過北美運往中國內地,今次卻發現香港成為美國境內電子廢料最大的出口地。BAN創辦人兼董事Jim Puckett表示,自中國嚴打洋垃圾入口後,不法商人將拆解工序由內地移到香港。他估計,現時每日有約五十至一百個電子垃圾貨櫃從美國運到香港,即每日最少有一千噸廢料運港。
電器及電子回收業界人士陳榮禮指,香港一直有進口洋垃圾,再拆解分類有用的物料,並轉售出口,但始終有部分洋垃圾會被棄置到堆填區,並加重本港堆填區的壓力,他指循環拆解洋垃圾的過程若處理不善,亦可能釋出有害物料。
香港電器及電子設備回收協會創會會長張耀成則表示,隨着鋁、銅等原材料的價格下降,以及新界北區不少回收場改作貨倉及停車場,運港的洋垃圾數量已較十年前大幅減少。政府正計劃收緊對廢電器及電子產品的進出口規管,料進口香港的洋垃圾數量進一步減少。
環保署發言人強調,十分關注事件,亦十分重視打擊有害廢物的跨境轉移,由一○至一五年間,該署共檢查三千二百個貨櫃,並就違規個案完成約一百宗定罪檢控,所有非法進口的廢物貨櫃會被退回至出口地。該署期內亦巡查電子廢物回收場七百次,並展開十六次檢控。就今次美國電子廢物流港一事,該署已聯絡國際綠色組織,要求提供其掌握的資料,並促組織同步將資料交美國執法部門,加強源頭堵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