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故鄉好,月是故鄉明。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沒有多少人願意背井離鄉做二等公民,近年本港移民潮再起,台灣成為美國、加拿大、澳洲之外的熱門移民目的地,說到底就是哀莫大於心死。一項研究顯示,近半港人有移民傾向,比例之高令人咋舌,而生活滿意度低落以及對教育環境失望,成為港人移民的主要原因。
有智庫訪問香港、上海和新加坡三個主要城市居民,了解他們對福祉的看法,發現香港是三地之中居民最不滿意的城市,以十分為滿分,香港人滿意度僅五點八分,遠低於排第一的上海人及排第二的新加坡人。同時,高達七成香港人認為香港沒有變得更好,而是變得更差,尤以教育最令人失望,六成六認為香港不是一個讓小孩子成長的理想地方;四成二坦言假如能夠自由選擇,希望離開香港,相比上海及新加坡約兩成居民有移民傾向高逾一倍;香港人憂慮貧富問題亦為三地之冠。
研究結果令人痛心,更令人反思。曾幾何時,香港同新加坡被視為亞洲「雙城記」,雙方都是城市經濟體,都是亞洲四小龍之一,都曾被英國管治,很多方面不相伯仲,香港可能還略勝一籌,不料香港回歸後雙方差距不斷拉大,如今新加坡一騎絕塵,香港只能望其項背。近年上海成為香港的競爭對手,復被視為中國「雙城記」,但很快上海便後來居上,無論在經濟規模、港口吞吐量、航運中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均遙遙領先,已經淪為中國二流城市的香港,還在不斷沉淪。
水往低流,人向高處,愈來愈多香港人被迫移民他鄉尋找理想,為了孩子的教育移民佔據相當大的比例。事實上,港府管治無能,教育政策朝令夕改,而且愈改愈亂,從母語教育到語言微調,從高考到文憑試,從國民教育胎死腹中到DSE引起極大爭議,莘莘學子淪為犧牲品,家長也無所適從。更令人失望的是,隨着社會泛政治化,不少老師不務正業,誤人子弟,不少學生無心向學,醉心街頭,致使教育質素每況愈下,大學排名跌跌不休,多少父母對孩子前途感到擔憂。
社會環境變得更加複雜,校園何止泛政治化,毒品入侵更不容忽視。可憐天下父母心,因擔心孩子參與政治,或者因誤交損友而誤入歧途,不少家長忙着為孩子安排各種補習,直至安排海外升學,為此不惜投入重資,付出大量資源及心血。另一項調查顯示,香港家長每年花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投資,平均達十二萬五千元,冠絕亞太地區。
二千多年前孟母三遷的故事,仍在今日的香港上演,這是港府的恥辱,更是港人的悲哀。香港不斷衰落,有條件的家庭紛紛用腳投票,完全是一副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景象,剩下沒能力離開的基層困守愁城,令人想起一句電視劇台詞:這個城市正在死亡(This City Is 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