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等流動裝置上網極為普及,一項調查訪問一千零一名十六歲以上本港流動裝置用戶,兩成四曾遭釣魚程式詐騙,逾一成曾被黑客入侵或個人資料被盜用。調查指,一成用戶曾因流動裝置問題而蒙受金錢損失,每人平均損失約八千二百廿四元,推算全港一成人口因而損失高達廿九億八千萬元,平均要十八點五小時解決。
調查由國際網絡資訊安全廠商進行,逾六成受訪者稱同時擁有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近半數用戶有長期使用通訊應用程式如WhatsApp和Viber的習慣,五成六裝有超過廿個應用程式,七成用戶會進行社交網絡活動或聊天,但竟然有三成七用戶使用應用程式時,永遠允許授權,但不知道授權內容,存在極大風險。
受訪者遇的最多是垃圾電郵和滋擾廣告,各逾四成,其次是釣魚程式詐騙及病毒感染,各佔兩成四,逾一成的電郵戶口曾遭黑客入侵、網絡騷擾、個人資料洩漏或身份被盜用。另外,三成指網上購物次數較以前更多,六成一憂慮網上購物安全。隨着電子錢包興起,兩成六相信用電子錢包應用程式的風險,大於非接觸式付款應用程式如流動付款平台和銀行應用程式。
雖然近六成人認為流動裝置與電腦面對的風險相同,不少用戶更指流動裝置的風險更大,但少有人採取預防措施,少於三分之一人有定期清除瀏覽器的紀錄及刪除「曲奇」檔案,約四分之一人會定期檢查裝置的設定,三成半人從不更改裝置或帳戶的密碼。
調查機構提出三項建議保護流動裝置,包括使用有信譽的流動安全應用程式、從官方應用程式商店下載應用程式,以及留意應用程式的設定,如應用程式要求開放某些設定時,可能促使下載危險的應用程式,導致裝置受襲,需加倍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