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威脅揮不去 安全美味難兩全

端午節前夕,屯門一個街市雞檔驗出H7N9禽流感病毒,當局即時下令全港停售活雞,今日再決定是否延長禁售期。事實證明,一度銷聲匿迹的禽流感仍然潛伏在人們的身邊,不時露出猙獰面目,當局每次不是殺雞,就是停售,始終是治標不治本。

今次發現禽流感,完全是出於偶然。港大從恒常街市檢驗的禽鳥糞便樣本中,檢測出對禽流感病毒呈陽性反應,而有關樣本取自上月中,至今已超過三個星期,期間本港未有死雞報告,也未聞有人類被感染,可以說是十分幸運。食衞局局長高永文強調今次檢測是多重監察系統的一環,不論進口、批發或零售均已納入監測網,並會跨部門跟進,確保香港不受禽流感威脅,但今次拖了這麼久才證實病毒,錯過最佳防疫時機,足見防疫系統漏洞百出。

自九七年香港爆發全球首宗禽流感疫情,禽流感就成為風土病,而且不斷變種,簡直防不勝防,對人類的威脅愈來愈大,內地今年已爆發十多宗人類感染個案,且有多人死亡就是明證。雖然港府近年採取了不少措施,包括收回部分雞販牌照、長沙灣雞場統一批發、雞檔活雞日日清、定期清洗等措施,一定程度上減少禽流感爆發的風險,但始終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病毒去了又來,沒完沒了。

近年本港禽流感個案多由內地輸入,而內地養雞場衞生環境差,容易爆發禽流感,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如果以為一刀切停止內地供應,改為完全自給自足就可以切斷感染源,恐怕只是一廂情願。事實上,近年罕見本地爆發禽流感個案,原因是本地減少活雞養殖,一旦增加本地生產,風險勢必隨之上升,何況獨市生意可能導致售價上升,帶來另外的問題。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要防止禽流感,擺脫不斷停售、殺雞的宿命,當局要考慮斷然措施,市民也要反思是否改變飲食習慣。香港人喜好美食全球聞名,而活雞的口感遠勝冰鮮雞也毋庸置疑,加上顧及雞農、雞檔、運輸業等一眾持份者的生計,以冰鮮雞全面取代活雞供應阻力不小,致使問題一拖再拖,未有了期。

飲食習慣其實並非一成不變,且不說西方國家早就沒有活禽供應,內地不少大城市亦為了防範禽流感而全面以冰鮮雞取代活雞,就本港而言,九七年日均消費活雞十萬隻,如今減至不足兩萬隻,證明移風易俗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問題在於港府施政無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檢測機制又甩甩漏漏,令市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禽流感問題周而復始,令人煩不勝煩,何嘗不是回歸以來歷屆政府胡混度日、一事無成的縮影。

怎麼說都好,生命無價,健康無價,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在維護生命安全以及滿足口腹之欲之間,香港人始終要作出選擇,港府更不應該繼續扮鴕鳥,混一天算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