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風雲:本土派欺善怕惡

今年六四在一片爭議聲中結束,出席維園燭光集會的人數亦創近八年新低,只有十二萬五千人。在大專學界群起杯葛、本土派分而化之下,仍有十餘萬人參與,證明香港人的血仍未冷。

其實,香港是自由社會,是否悼念和怎樣悼念大可悉隨尊便,本土派不喜歡過去二十多年的「嘉年華式」唱歌叫口號而另起爐灶並無不可,但動輒衝擊大台搞寸個場則十分無理兼無謂。須知道,選擇出席維園晚會的人,即是支持中國民主的人,本土派失驚無神搞亂檔,徒惹人反感。如果維園的人認同本土派,早就不會坐在維園了。

當然,香港作為中國唯一一個可以公開悼念和議論六四的地方,港人堅持參加集會,毋忘歷史,這點值得肯定,但無可否認,傳統泛民主導的政治團體愈來愈和時代脫節是不爭的事實。「平反六四」叫了二十七年,任何事實都沒有改變,難怪年輕人覺得沒有意義。然而話得說回來,如果六四集會交給年輕一代接棒,他們又會搞出甚麼花樣呢?即使將「平反六四」的口號去掉,改用其他口號取代,依然是叫口號而已,和過去的「嘉年華會」本質上沒有分別。他們夠膽「勇武」衝擊支聯會大台,可有膽量「勇武」衝擊中南海?說到底,欺善怕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