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香港注重治安和秩序,大型暴力衝突場面固然少見,連遊行示威都戴着「和理非非」的光環,但隨着社會愈來愈政治化,示威活動不再是和平有序的代名詞,群眾暴力衝突更是屢見不鮮,警方與示威者攻防對弈成為新常態,且成為港式政治的新標誌。
就農曆新年旺角暴亂事件,警方內部檢討委員會轄下小組提交初步報告,提出派具豐富經驗指揮官駐守高危示威區、加強現場指揮中心的配套和訊息傳遞、加強情報搜集等三大建議。本欄曾經引述消息指,北京對當局處理旺角事件的表現頗有微言,認為由事前收風、臨場應變到善後工作,均有不足,令人有點跌眼鏡,特別是經歷佔中之亂後,警隊有實戰經驗,理應胸有成竹,調兵神速,豈料完全是另一回事,如今檢討小組提出的三項建議,可謂亡羊補牢,有的放矢,問題是到執行時不知會否走樣。
當局全面檢討旺角暴亂,除了為日後同類型事件築護牆,更可能是向阿爺交功課,畢竟激進派策動暴力抗爭,不僅關乎社會的治安和秩序,更關係到重大政治議題的角力和政局的穩定,不能等閒視之。尤其是前年佔中有指有外部勢力在背後推動,作為搞亂香港牽制北京的手段,未來難保不會出現更大規模、更加暴烈的亂事。如今最怕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警方雖然對高危示威活動層層設防,又強化指揮官,又購買水炮車,但始終難免有漏網之魚,如果有激進組織以垃圾桶縱火及爆炸等極端手段還擊,香港便真的成了「動盪之都」。攻防戰是雙向博弈,當一方加強火力,另一方亦會手段升級,在這個激情掩蓋理性的年代,已沒有甚麼事情是一定不會發生,亦沒有甚麼激進手法是一定不會出現。
根據粗略估計,回歸後香港每年平均舉行七千次示威活動,是全球之最,因而得「示威之都」的外號。但願示威在香港繼續是自由開放的標誌,而非走向動亂的先兆。
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