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行人路透明上蓋又熱又曬要擔遮

民政總署自詡透明行人路上蓋具透光功能,結果又熱又曬,靠害途人!署方在九年內於全港完成二十三項與行人路上蓋相關工程,當中透光設計被批評為「極離地」,烈日照射下儼如溫室,居民易中暑。現正補鑊的大埔一條行人路上蓋,因極透光以致途人要撐傘過路,需要興建鋁板及多孔鋁板阻擋陽光;另一條在美孚的透明行人路上蓋,原本是不透明的,署方「好做唔做」將它更改,現又要想方法去遮光。最騎呢則是位於將軍澳的一條,署方當年罔顧路窄因素,將「頂心柱」設於行人路中央,現又計劃擴闊行人路,方便途人。多區區議員怒斥署方做工程前欠缺詳細規劃,現要補鑊,浪費數以百萬元公帑。

「行人路上蓋極透光,居民行過時又熱又曬,當局依家整緊遮光補鑊。其實,當初做乜唔用遮光嘅上蓋?」由港鐵大埔墟站通往富雅花園的行人路,於○七年建成一條淺色透明膠板、長約四百米的行人路上蓋,但惡評如潮,居民怒斥上蓋未能遮擋陽光,更要撐傘才能行過,直指:「唔起好過起!」

推翻自己 增鋁板裝燈

「當年花約八百萬元興建,民政署話條行人路上蓋嘅優點係透光,唔使裝燈,但依家又用兩百萬補鑊,喺上蓋增設鋁板及多孔鋁板,仲要裝埋燈。」大埔區區議員黃碧嬌稱,「咁樣做法,等同推翻當年設計,亦浪費公帑,反映當局事先未有詳細了解,就匆匆興建。」

該透明行人路上蓋是民政總署於○七年至今,在各區完成廿三項行人路上蓋相關類別工程之一,記者調查發現,其他透明行人路上蓋也有類似問題,例如在美孚,署方於一四年斥資約五百萬元,將港鐵美孚站A出口的不透明行人路上蓋,改為設置高透明度膠板,聲稱可達致遮雨及透光之效。

工程完成後,不少市民直斥該上蓋未能有效遮光,儼如溫室,更擔心在高溫下會中暑,要求署方改善。惟署方與區議會研究近兩年,仍未有解決方法。居民楊先生怒斥,「夏天就嚟到,唔通真係要等到街坊中暑先肯改善?」而深水埗區區議會主席張永森謂,「上蓋透光問題仍然存在,但我哋真係唔識咁多嘢,好多時只能聽取民政總署及顧問專業意見去做。」

路中央「頂心柱」極阻塞

除遮光問題,行人路上蓋的闊度問題亦惹起非議。將軍澳佳景路有一條騎呢行人路上蓋,五年前興建,費用約八百萬元,但被居民形容為「頂心柱」,原來,該上蓋旁邊有花槽,署方當年為「遷就」花槽下的地下管道,將上蓋的柱位設於行人路中央,結果將約一米闊的行人路,一分為二,到一一年完工啟用後,即惹來居民反彈,景林邨居民宋小姐直指設計差,在上、下班的繁忙時間經常出現「塞車」,輪椅及嬰兒手推車使用者更難以通過。

署方:優化依居民要求

據悉,署方為平息居民不滿,計劃將行人路上蓋擴闊至花槽附近,惟涉及樹木遷移問題,需多個部門商討,動工無期。西貢區區議員溫啟明稱,「如果當年民政署做好規劃,一開始將樁柱移至花槽位,就唔會惹起不滿。」

民政總署發言人稱,署方並沒有有關優化行人路上蓋的投訴統計。而優化大埔行人路上蓋乃因應接獲區議員及居民反映,才推行相關行人路上蓋改善工程;美孚行人路上蓋則考慮技術因素及地區設施委員會意見後,認為暫毋須改善;至於佳景路行人路上蓋,署方定期合約顧問已在策劃時就工程圖則諮詢有關部門及向當區地區工程小組匯報。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