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個性保守,對於太尖新的玩意興趣缺缺,至於要撰寫時事評論,每日讀英國的《金融時報》、香港的《東方日報》等紙媒,再加上收看BBC廣播和本地電視台的新聞報道,心裏面便自我安慰,覺得已然足夠,實際上自己也明白,這樣做還未夠與時並進。幸好身邊有一群年輕人,生怕我變成老古董,經常推薦我要接觸這個那個網上資訊,他們又知道自己的老師有時連按鍵去搜尋也懶得做,有的就索性登堂入室,來到在下家中搜尋妥當,擺在面前要我看。
因為這個原因,早前筆者第一次收聽到網上電台,但這類節目,不少言辭粗鄙,隨意謾罵,不是我那杯茶,於是一待小伙子們踏出門口,我便忙不迭地關掉網絡,但我心裏也明白,傳媒的生態、資訊的接受方式正不斷轉變。近日,又有小伙子來訪,今次沒人敢再逼我聽網台,而是要我看黎明。
歌手黎明為慶祝入行三十年,早前舉辦了幾場戶外演唱會,但因技術問題,導致一波幾折,有些歌迷甚至被迫要退票。不過事後檢點,黎明總算處理得宜,贏盡公關之戰,故危機過後,反而人氣大升,最近乘着聲勢拍攝了一輯網上廣告,推出數天,點擊率已突破四百萬人次,創了香港網上廣告的紀錄。小伙子怕我落伍,逼着我看的正是這個廣告。
目前有部分人愈來愈少收看免費電視,平日所接觸的多是這類網上訊息,計算下來,上述廣告的效力不可謂不驚人。就算在無綫電視的黃金時段賣廣告,觀眾也可能只得約二百萬人,而且他們還未必專注去看產品訊息。不像上述一類網上廣告,觀眾是刻意點選來看,效力不可同日而語,怪不得黎明的廣告甫一出街,據說產品便賣斷市。時代確實在變,看來我這老古董也早晚要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