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自然生機處處,即使老化樹木或枯木經加工後亦可「重生」。漁農自然護理署團隊多年來化腐朽為神奇,物色各種老化樹木及枯木,製成小擺設,再放回郊野公園供遊人享用。團隊又會將廢木堆放在樹林內自然分解,期間釋出的養分回歸大自然,既美化郊野公園,又可善用大自然資源。
漁護署高級技工程達文在郊野公園大棠工場工作,憑一對巧手將公園內廢木製成不同設施供遊人使用,程達文為漁護署服務逾卅年,對木材特性瞭如指掌。他說每當收到木材,會因應其體積及形態來決定製造甚麼物品,包括製成別致的長椅,也有指示牌、地標及動物雕塑,「把木材循環再用,製成品可供遊人玩賞或作休憩之用,也可為郊野公園添上色彩。」
即使植林期間被移走的樹木,亦可變為動物棲身之所,如人工鳥巢。漁護署高級農林督察黃兆佳說,在樹林內尋找適當位置,把幼小的樹枝堆放一起,便可成為小動物、昆蟲和菌類棲息之所。這些生物在樹枝堆中攝取食物、排泄或分解,能加速樹枝自然分解,化作春泥釋出養分,促進其他植物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