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英九卸任總統之前,有大陸學者提出,由於「習馬會」是兩岸領導人會面的創舉,因此應該推薦習近平與馬英九為諾貝爾和平獎的得獎人。但遺憾的是,「習馬會」只有會面而沒有後續的回響,並未為兩岸永久和平定調,亦未能簽訂兩岸和平協議,而兩岸的未來因為政黨輪替而充滿變數,最近更傳出大陸的東風21D導彈高調進駐福建,台海風起雲湧。
馬英九當然樂意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在卸任前的倒數階段,他登上太平島視察並且立碑,之後又登上龜山島,即使有地震威脅也阻擋不了其登島決心。馬英九捍衞國土的行動朝野均有感受,難怪他接受媒體訪問時,自信滿滿地表示以後民眾一定會懷念他。
這句話的潛台詞是蔡英文上台之後台灣會出現動盪,屆時大家一定會懷念馬英九開創兩岸新局,以及「外交休兵」的國際空間。可惜這些政績似乎並沒有得到台灣人民的肯定,才會出現政黨輪替,不無遺憾。
馬英九卸任前民望大幅回升,從百分之九上升到百分之二十四,顯示台灣民眾的善良厚道,正確地看待馬英九的功過,給予他最後的溫暖。
馬英九任內念茲在茲的是歷史定位,但時不我與,現在鞠躬下台,留給史學家來評斷功過。不過,從馬英九最近的尋求存在感看,他未來應該會繼續在國民黨扮演一定的角色。
馬英九離不開國民黨,更需要向深藍取暖,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他是藍營中民望最高的一位,似乎已成為泛藍共主,尤其是深藍的堂主。今後馬英九仍然可以在黨內發揮影響力,或許會回鍋當黨主席,但最重要的是,應謙卑反省如何回應民意,帶領國民黨走上改革大道,才有班師回朝的機會,而非僅再創馬英九個人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