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大學門檻一直是脫貧及向上流動的途徑,但近年大學生風光不再。政府發表《二○一五年收入流動性研究》結果顯示,二○○一/○二世代的學士學位畢業生,向上流動的比率明顯較○六/○七世代的畢業生優勝,其中○一/○二畢業生在工作十年後的平均年薪達五十萬元,與初出茅廬踏足社會時相比,平均收入勁升兩倍;相反○六/○七世代的畢業生薪金上升幅度則明顯較小。至於○六/○七世代向上流動的畢業生,有迹象顯示不少來自收入相對較高的家庭。
向上流動性是指就業人士能隨時間爬升至收入分布較高的位置。今次研究由財政司司長辦公室轄下的經濟分析及方便營商處聯同政府統計處進行,對象為於○一/○二、○六/○七及一一/一二學年畢業、並曾接受須經家庭入息及資產審查學生資助的專上畢業生,包括副學士、學士及研究生,一共收集了五萬八千九百多名畢業生的收入資料。
研究發現,以公帑資助的學士學位課程為例,○一/○二、○六/○七及一一/一二學年畢業生的月薪起點中位數分別是一萬二千八百多元、一萬六千五百多元及一萬四千五百多元,當中○六/○七畢業生的起薪點較○一/○二畢業生為高,但○一/○二畢業生大致於五至六年內收入便可追上○六/○七畢業生。
數據又顯示,○六/○七世代的向上流動性不及○一/○二世代,學士學位畢業生中,○一/○二世代可在五年期內展現向上流動性的比率為百分之八十九,而○六/○七世代的相應比率則為百分之八十一,加上○八年發生環球金融危機,令○六/○七畢業生在往後幾年的薪金上升幅度有限。至於一一/一二學年的畢業生,由於工作年期尚短,薪金升幅有待觀察。
過去十多年間,各學系畢業生的供求同樣出現不同程度變化,比較○一/○二及○六/○七世代,修讀社會科學學系的學生數目即使增加,他們的平均收入增長仍較其他學生快;比較○六/○七及一一/一二世代,則可見近年職場對理學系畢業生的需求有上升趨勢。
扶貧委員會認為有需要持續性監察收入流動性,未來的研究重點應着重較近期的世代,以及收入流動性與專上教育參與率(現時約百分之七十)之間的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