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一套講述本港三大賊王的電影上映,令人想起上世紀九十年代省港旗兵在街頭和警察駁火的驚心一幕。時移勢易,今天已是訊息時代,「行劫」方法亦由街頭轉到網絡,由暴力轉向智能,令人更加防不勝防。
香港應科院及警務處主催網絡安全峰會,披露本港涉及金融網絡詐騙罪案不斷惡化,去年網絡罪案導致金融體系損失高達十八億二千萬元,較前年暴升五成。專家指出,每二十四秒便有一間企業的電腦誤入惡意網站,每小時有一百零六個不明惡意軟件攻擊一間機構,多達八成三商業機構受過「殭屍網絡」感染,情況不可謂不嚴重。
另一組數據更能反映網絡時代智能犯罪的特點:本港傳統銀行劫案由二○○一年的五十四宗跌至去年的四宗,反觀科技罪案多達六千八百多宗,除了常見的網上商業騙案、非法進入電腦系統外,社交媒體騙案及裸聊勒索案亦大幅增加,犯罪手法五花八門,層出不窮。日前有傳媒報道,一家聲稱在本港註冊的投資平台不到一年內捲走內地投資者數十億元人民幣。無獨有偶,深圳公安破獲以港人為首的犯罪集團,其手法正是利用非法所得的香港身份證辦理信用卡,再作洗錢、電訊和網絡詐騙等活動。事實上,犯罪分子只要敲擊鍵盤就可以予取予攜,輕易捲走大筆金錢,還有多少人冒着風險街頭打劫呢?
有利必有弊,網絡發展無遠弗屆,為人們帶來便利,也為罪犯打開方便之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如果在網絡保安方面未能與時俱進,勢必打擊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嚴重損害競爭力。早前本港兩間銀行共八個客戶的證券戶口遭黑客入侵,涉及股票交易金額近七百萬元,雖然發現及時未有造成實際損失,但已將香港金融網絡保安的漏洞暴露於人前。
水來土掩,兵來將擋,要有效打擊智慧型罪犯,必須要有大量專門人才。目前全球網絡人才非常渴市,估計至二○二○年將欠缺一百五十萬人,香港在這方面的問題更加嚴重。這些年港府空喊發展創新科技,將香港建成智慧型城市,但科研投入佔本地生產總值不足百分之一,不僅在亞洲四小龍中叨陪末席,同毗鄰的深圳相差更遠,足證港府重視科技是葉公好龍。何況在泛政治化的社會環境下,即使港府有發展創新科技的決心,恐怕也是寸步難行,創科局拖了三年才成立就是典型例子。另一方面,香港社會氛圍急功近利,尖子學生不是選擇有錢途的學科,就是蟬過別枝到外地發展,令人才不足問題更顯嚴峻。
一言以蔽之,二十一世紀的競爭是科技實力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香港要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前提是擁有包括網絡專家在內的各方面人才,港府繼續蹉跎歲月,金融中心地位遲早拱手讓人。香港老對手新加坡的金融地位後來居上,「紐倫港」已被「紐倫新」取代,足以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