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局被轟負面字眼形容群育

【本報訊】大嶼山群育學校東灣莫羅瑞華學校擬遷往屯門引發爭議,不少議員昨出席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時,既批評反對者立壞榜樣,亦批評教育局文件用過於負面的字眼形容群育學校學生並不恰當。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回應指,該文件是提供予教育工作者轉介學生之用,不能因被小撮人扭曲而抹殺其作用,強調局方可檢討文件,但不評論會否抽走有關形容字詞。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昨討論有關事件。東灣莫羅瑞華學校校長卓德根指該校校舍已五十年,設施不足和殘舊,遠不及主流學校,而大嶼山遠離市區,影響學生專題研習和使用市區設施及家校合作。他說群育學校是過渡服務,學生需與人群多接觸,以便他們日後回歸主流。

有議員「轉軚」撐遷校

屯門區議會早前有新民黨及工聯會議員聯署立法會反對遷校建議,兩黨有個別議員昨已「轉軚」支持。另有不少議員不滿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校長蔡國光早前去信立法會反對時,引述教育局文件指群育學校只收錄有情緒及行為問題的學生,包括罔顧學校紀律、暴力及侵犯等行為。議員郭家麒批評教育局文件用字負面,「裏面寫嗰啲全部係負面,又黑社會又濫交,嗰啲小學生咋」,亦不滿蔡國光曲解文件內容。

楊潤雄回應稱,社會普遍支持群育學校學生努力改進,應給予關懷肯定,不希望再現歧視和標籤學生。群育學校的學生只是有短暫情緒和行為問題,學生主要留在學校生活,相信不會對社區造成影響。另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反指,是次爭議在於有學校只引用當局文件上所列的「極端行為」,引起公眾誤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