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烏蠅眼的運作原理,香港理工大學成功研發出極低成本的鏡片。該校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國家重點實驗室花約兩年時間,研發出複眼透鏡,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第四十四屆國際發明展上勇奪特別大獎及金獎。負責研發的項目經理陳增源表示,鏡片配合特別圖像處理軟件,可如「烏蠅」觀察物件般截取圖像後重新聚焦,令圖像變得更細緻、精準。技術能廣泛應用在相機及顯微鏡等領域上,生產成本僅需每片五毫。新技術已在內地取得專利,並與本港製造商洽商將技術用於3D電影上。
陳增源指出,一般相機或監控攝像鏡頭等電子產品,截取圖像時受限於遠近距離及周邊環境光線等因素,令物像無法完整準確地傳遞,造成偏差。理大發明的複眼透鏡,利用首創的滾筒切削方法,將金屬片切削成誤差少於一百納米的複眼結構,再放入注塑模具中注塑大規模生產,製成逾百萬片具十二萬個六角形的複眼透鏡。
製作過程不但較傳統光刻法環保,沒有環境污染,可選用材料亦不僅局限於昂貴的玻璃,改用較便宜的光學塑料代替,令成本由數千元一片大大降低至每片五毫。
鏡片再配合理大研發的圖像處理軟件,可像「烏蠅」般透過截取圖像,分析被拍攝物體尺寸、位置及速度,維持原來成像的大小。陳增源舉例,簡單將鏡片加入相機感光元件上,便能增加圖像景深,做到「先拍照,後聚焦」功能。拍攝愛好者從此毋須再根據物像遠近調校光圈。若將技術應用於內窺鏡,醫生可利用圖像分析數據,辨認物件前後、大小及凹凸情況,有助醫學研究。這項發明已進入生產階段,涉及投資額逾二百萬元。
記者馮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