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中心亂象多 監管漏洞何時補

健身及美容成為現代都市人潮流生活方式之一,既是為了美麗,也是為了健康,因此造就了相關產業蓬勃發展,健身及美容中心遍地開花。然而由於業界良莠不齊,加上當局監管不力,以致亂象叢生,投訴不絕。

消委會首次公開點名譴責California Fitness健身中心,指該中心以威嚇及誤導等不良營銷手法,強迫消費者購買會籍及價格高昂的私人教練課堂,有投訴人更被迫拍下開心笑臉的相片,作為自願參與會籍計劃的證明,才獲准離開。消委會去年已將部分投訴個案轉交海關跟進調查,另有多名投訴人決定採取法律行動追討。

根據消委會數字,過去三年涉及該健身中心的投訴持續攀升,由二○一三年的二百二十七宗增至去年的二百九十六宗,升幅近三成,佔去年消委會相關投訴五成一,共涉款逾八百五十萬元,其中二十二宗金額在十萬元以上,最多的一宗達五十七萬元。單是今年首三個月已有七十一宗投訴,較去年同期增加三成。而另一方面,消委會針對該健身中心的成功調解比率則不斷下降,顯示不良營銷日益猖獗,消委會儼然淪為「無牙老虎」。

可以見到,近年關於健身及美容服務的投訴不絕如縷,即使一三年中港府全面實施《商品說明條例》,情況也沒有好轉。早前海關採取執法行動,拘捕兩間美容公司多名職員,正是涉及高壓銷售、強迫簽帳、虛假陳述、刻意誤導等常見的不良營銷手法,而且這僅僅是冰山一角。

眾所周知,健身及美容服務大多涉及預繳式消費,偏偏港府對這方面的監管放軟手腳,導致糾紛不斷。健身及美容中心往往以較大的折扣作招徠,游說甚至強迫客人預先付款,而這種看似價廉物美的預繳式消費經常暗藏陷阱,即使消費者事後發現貨不對辦,或者店舖結業,亦往往投訴無門,很難追討損失。早在一九九八年,港府相關部門已計劃立法規管預繳式消費,包括設立冷靜期等等,但卻一拖再拖,至今依然無聲無息。反觀內地及其他國家早已有相關法例,可見港府後知後覺,遠遠落後於形勢,難怪愈來愈多消費者誤墮陷阱,血本無歸。

事實上,正因為監管方面存在漏洞,才導致健身及美容服務亂象叢生,不良營銷手法令消費者損失金錢還在其次,連生命安全也缺乏保障才是最大的問題。四年前醫學美容集團發生「毒血針」事故,造成一死三傷悲劇,引起全城震驚,事後港府煞有介事成立委員會檢討一番,可惜又是虛應故事,不了了之。

說到底,世不患無法,而患無必行之法。杜絕不良營銷手法,保障消費者權益,重建購物天堂美譽,是港府不容推卸的責任。不管是今次消委會點名譴責健身中心,或者是早前海關針對美容公司採取執法行動,充其量只能治標,堵塞法例漏洞,加強監管,才是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