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橋趕工建島 專家早揭弊病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近日再爆出移位近三米醜聞,原來早於去年已有工程師在一份內地建築期刊發表文章,踢爆路政署為求加快興建人工島,擬將原本分層堆壓的填海方式改為「直接吹砂」,而這種吹砂方式對人工島外圍的鋼圓筒產生很大的側向推力,可能加大鋼圓筒圍堰的移動,亦影響整個圍堰的固結穩定性。有關文章點出趕工填海的後遺症,但路政署昨晚並無正面回應是否因上述施工方式引致人工島移位,僅稱人工島東北海堤頂部向外伸延是出現在鋼圓筒頂部,而非底部。有專家促請運輸及房屋局聘請獨立顧問徹查今次事件,釐清責任。

有關文章提及,人工島填海工程原本是要在淤泥層設置塑料排水板,再採用「分層堆載」方式將泥層壓實,總共要分四層將填料堆至離水平線十一點五米高,而每層填料的「堆載固結期」為六個月,完成四層堆載便需時約兩年。但香港路政署為加快人工島的建設,擬在水平線上二點五米開始,便直接吹砂至十一點五米高,這種急速的吹砂方式,對鋼圓筒產生很大的側向推力,亦加大鋼筒圍堰的移動。

攪拌樁加固軟泥工期緊迫

文章又指,為解決鋼圓筒側移問題,要進行「場地加固」,因此採用了新的英泥攪拌樁,加固鋼圓筒附近的軟泥。這種攪拌樁在鑽入泥層後,可將英泥注入軟泥之中, 藉此令土質變實,亦可穩定外圍的鋼圓筒。但工期只有六個月,工程師形容是「非常緊迫」。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認為,若路政署明知加快填海有移位風險,最後仍採納有關方法,在評估風險上可能有失誤,需要負上責任。他批評,該署為趕工而因快得慢,更可能要為此付出額外開支,浪費大量公帑,可說「賠了夫人又折兵」,促運房局介入徹查事件,以免路政署「自己查自己」。

路署:向外伸延位置不同

路政署未有回應是否因「直接吹砂」導致人工島移位。但至昨晚再補充,去年底已向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解釋,填海土地及海堤向外伸延的情況,又指填海工程的加壓過程會產生橫向壓力,致海堤及其附近土地向外伸延,但人工島東北海堤頂部向外伸延,是出現在鋼圓筒的頂部,底部並沒有移位。至於承建商在部分地區採用英泥攪拌樁的目的,是為了加固海堤後面的淤泥及穩定鋼圓筒海堤,待英泥攪拌樁工程完成後,承建商仍須分層堆築預壓荷載,不過在採用英泥攪拌樁後,淤泥會較快達至足夠強度讓預壓程序繼續進行,可縮短整體堆土及預壓荷載的時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