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香港再工業化

香港再工業化不能靠增撥土地設工廠,也不應壓縮工資或引進外勞來恢復低成本低工資的製造業。香港土地價高,城市環境限制,再工業化只能以科研為主,以設計密集的小批量高質量工匠生產為主。

事實上,香港長沙灣已形成的服裝批發區有潛力可進一步提升,但靠現有企業是不可能的。如南韓首爾的東大門市場,政府介入資助才可轉型為年輕設計家工匠式作坊。政府與地產商可倣效南韓建設東大門市場的方法,提供相對低價的展銷場地。香港院校已有不少設計系的畢業生與學生,若有場地,可供他們發揮才能,也對香港沉悶的服裝零售業有所衝擊。

再工業化不能靠數碼港與科學園的小打小鬧,香港需要的是大規模發展科研,並以科研帶動生產。一個可行的方法是尋求中央政府的支持,把部分內地的科研機構遷到香港,並為它們的科研人才提供免簽證出入境方便。新加坡的製造業集中高科技,近年更靠政府研究所推動。香港有全球第二大科研經費和最多科研人才的內地支持,應可藉此追趕新加坡,而內地科研機構亦可藉香港自由港而有所得益。其中特別是醫療科技,若特區政府能投入經費,使醫管局轉型為公共服務與科研並行,更可與內地遷移過來的科研機構一起把香港發展為國際醫療科研中心,並由此推動測試、藥劑生產等工業性活動。

香港再工業化可靠港商在珠三角發展,但重心還在香港,利用香港本土和借來的人才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