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嘉莉報道】二次世界大戰時各國所用的軍車不少仍保存至今,成為一輛輛珍貴的古董車,但有本地資深收藏家批評,政府對他們不但毫無支援,甚至是無形打壓。有逾三十年收藏古董軍車經驗的馬大立坦言,回歸前政府內較多「識車之人」,但如今的上位者大多抱「唔做唔錯」的心態辦事,令古董車抵港後鮮能在馬路上行走,淪為「擺設」,失去原本價值。
二戰時,美軍所用的水陸兩用吉普車,及德軍支援用「半履帶車」,均是古董車收藏家馬大立的囊中物。八十年代歐遊時,他在一間博物館初見車頭像摩托車,車身則如坦克車的「半履帶車」,留下深刻印象,去年十月終由一名德國老收藏家手上購入NSU HK101「半履帶車」。他指此車目前仍性能良好,上一手收藏者在德國擁有行車證「可以喺馬路上行」,於非洲亦可申領電單車牌。
不過,NSU HK101如今身處香港,馬大立預料最終也能在指定私人場所內風馳電掣。「咁多年嚟我申請過好多架(古董)水陸兩用車嘅行車證,但都失敗,最長一次周旋咗三年都冇結果。」他本月將向運輸署申請半履帶車行車證,但坦言已心灰意冷,直指回歸後,當局驗車「抱住唔做唔錯心態辦事,一啲特別啲、未見過嘅車一定Say No(拒絕)先,一定唔准,但其實邊度規定車一定要用轆?」
年近半百,他坦言已實現不少夢想,收藏許多帶領時代潮流、具先進設計的車輛,但展望未來,他還有一個夢:「我想出書,依家網上資料都係錯,你抄我我抄你,愈錯愈多,一代一代(傳)落去。」他不諱言許多所謂的專家僅紙上談兵,而多年來經他手「拆骨」的車輛逾百,故冀將知識結集成書,承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