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會換湯不換藥 施政困局怎解脫

人事年年改,生涯步步差。行政會議成員又有變動,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辭任,另一名民建聯成員葉國謙接替,顯然又是換湯不換藥。作為特區政府最高決策及諮詢機構,行會儼然淪為退休高官及建制派收容所,除了顯示治港人才匱乏,亦反映當局未能廣開言路,難怪施政不暢,狀況百出。

港英年代行政局是真正有實力的機構,成員全是社會各界精英,講話有分量有擔當,即使港督未必採納,也要將相關意見紀錄在案。回歸後特區政府蕭規曹隨,基本上沿用舊制度,可惜南橘北枳,行政會議變質變味,無論是職能和作用,或者是地位和影響,都已今非昔比。可以見到,現有十四名行會非官守成員中,多數年過六十,不是退休已久的前高官,就是漸漸淡出政壇的建制派人士,其中最年輕的陳智思曾以「舊電池」自嘲,其他成員更是可想而知。就以今次接任的葉國謙為例,不僅已經六十四歲,更被指須為去年政改「甩轆」負責,民望一向不高的他,今次「以老代新」加入行會,到底有何作為,不能不令人懷疑。

想當初,現屆政府帶着「穩中求變、適度有為」的施政理念上台,本想撥亂反正,收拾前朝留下的爛攤子,奈何管治班子拉雜成軍,良莠不齊,連行會成員也幾乎湊不齊,導致施政混亂,處處碰壁。近年社會上要求改革行會的呼聲不絕於耳,現屆政府上台至今行會成員亦已出現多次變動,有人捲入醜聞黯然去職,有人意興闌珊下堂求去,但不管如何變動,始終擺脫不了「橡皮圖章」的現實。有人認為行會「一蟹不如一蟹」,並非無的放矢。

最尷尬的是,行會不僅無助提高施政效率,反而經常上演「窩裏反」鬧劇。從曾蔭權時代開始,行會已經禮崩樂壞,有成員為討好民意而公開與港府唱反調,有成員為打擊競爭對手而洩露行會機密,令「保密制」及「集體負責制」形同虛設,這在港英年代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事。回歸前港英政府施政暢順,政通人和,回歸後特區政府舉步維艱,亂象叢生,不是沒有原因。

古人說,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港府施政之所以「推出一項、跪低一項」,除了反對派的阻撓之外,管治班子能力不濟也是主要原因,尤其行會淪為舊電池收容所,更是備受詬病。當然,如果舊電池能夠發揮餘熱,為港府出謀獻策,為市民利益發聲,倒也物有所值,可惜事實恰恰相反,行會成員不是添煩添亂,就是扮隱形躲得無影無蹤,鮮見公開為港府政策護航。如果進行一項調查,恐怕沒有多少市民能夠清楚說出誰是行會成員。

香港問題千頭萬緒,歸根究柢就是管治問題。中央官員認為「香港的發展要靠自己的努力」,相信港府有能力處理各種複雜的問題及局面,這顯然是一廂情願,港府連行會也要七拼八湊才勉強成軍,遑論要處理各種複雜的問題及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