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光污染 超標130倍

五光十色的招牌及廣告燈箱造成嚴重光污染問題。灣仔區議會社區建設委員會去年委託浸會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進行調查,發現購物熱點銅鑼灣羅素街、灣仔軒尼詩道及莊士敦道交界、銅鑼灣怡和街近維園等一帶是光污染黑點,其中一個位於怡和街的商場廣告招牌,光度數值達三千三百二十勒克斯(lux),超出國際照明委員會建議高照明區域廿五勒克斯光度上限的一百三十倍。不少灣仔居民指長年被強光影響致失眠及精神緊張,促請政府盡快立法管制光污染。

浸大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高級項目助理林庭樂昨日表示,今次研究實地調查記錄九百四十五個區內燈光裝置及招牌,發現當中一百廿四個招牌在凌晨十二時至早上六時期間依然「燈光火猛」,當中更有五十五個招牌的商戶當時正處於非營業時間,但卻未有熄燈。銅鑼灣利園山道、白沙道及蘭芳道一帶的招牌數量最多,約有一百卅三個招牌嚴重影響附近四十二幢住宅大廈的居民。

灣仔銅鑼灣重災

研究亦發現,區內多個招牌的光度數值遠高於國際水平,當中三個位於怡和街,三個位於東角道。最光的一個是怡和街1L號的招牌,研究人員檢測時發現光度高達三千三百二十勒克斯,遠高於國際照明委員會建議高照明區域的光度上限的廿五勒克斯。廿五勒克斯約相等於一般後樓梯的光度,本港一般街道的照明光度約二百勒克斯,其實已超出外國標準上限,但有關招牌超標水平竟逾一百倍。

政府被斥無牙虎

研究中心亦向環境保護署索取區內有關光污染投訴的個案作跟進調查,林庭樂表示,環保署過去四年收到的一百卅二宗投訴中,有一百一十二宗個案的招牌繼續存在,當中更有一百零五個繼續亮燈,顯示政府處理問題的力度不足,淪為「無牙老虎」。

灣仔謝斐道仁文大廈的居民李錦嫦表示,大廈外的招牌燈光長期從窗外照射入屋內,令家中經常「閃吓閃吓」,非常滋擾,夜不成眠,要長期關上窗簾,促政府盡快立法規管。灣仔區議會社區建設委員會屬下大廈管理工作小組主席鍾嘉敏建議,長遠應考慮透過立法形式,全面規管及控制全港的燈光裝置或招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