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場火災頻頻,去年九月打鼓嶺恐龍坑一個僅距民居百多米的廢料回收場,清晨時分突然發生大火,居民要摸黑疏散逃生,消防拖喉兩公里救火。記者重返現場,該回收場焚燒痕迹處處,附近仍有人將電腦零件放在陽光下暴曬,有居民直言深感威脅,無奈當局仍無動於衷。新界鄉郊地區回收場林立,惟部分回收物堆積如山,當眼處亦未見消防措施,而多個回收場於民居附近,北區區議會促消防處增設街喉至回收場附近,加強滅火效率,免埋下一個個計時炸彈。
「呢度一係唔燒,一燒就會燒好耐同好大規模,好驚燒埋民居!」在打鼓嶺恐龍坑開設士多的蕭先生憶述去年附近一個回收場大火時仍猶有餘悸,他指當時正值清晨,居民仍在熟睡,天亮後才赫然發現火光熊熊,黑煙密布,擔心火勢威脅家園,「我喺呢度咁耐,燒過四、五次,覺得好危險!」另一名在附近士多啤梨園工作的員工亦指,回收場經常發生火警,消防員往往拖喉數公里入場內救火,嚴重拖慢救火過程,「幾乎一年爆一鑊,燒到阿媽都唔認得!」
去年九月十一日清晨,打鼓嶺恐龍坑一個距離民居僅百多米的廢料回收場,疑因電子零件自燃,發生爆炸,期間冒出有毒黑煙,十多名居民需要疏散,有人吸入濃煙不適,消防接報後拖喉兩公里救火,最終需要三小時才將火撲熄。
記者日前重返現場,發現該回收場仍留下火災痕迹,鋅鐵搭建的鐵棚呈啡色,山邊燒焦的樹木未長新芽,回收場仍然局部運作,卻未見加設消防裝備或警告字眼。附近回收場林立,不少貨如輪轉,但有回收場將堆積如山的電腦零件放在陽光下暴曬,大部分場內當眼處亦未見滅火筒及水源等消防裝置。
新界鄉郊地區有多個回收場及劏車場,經常發生火警,如月初坪輋一個回收場就曾發生三級火,現場遺下火災痕迹處處,物品燒成灰燼,場內一片死寂。惟不少回收場藏着消防隱患,元朗流浮山一個回收場外堆滿逾百個易燃的發泡膠箱,堆積起來比起圍板還要高,而且無繩索繫住;洪水橋一個與民居相距不遠的劏車場,場內擺放數個大型車架及引擎,堆積後有逾兩米高,但場內當眼處同樣未見消防裝備。
於上水設有回收場的香港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會長劉耀成表示,回收場防火最基本需要配備水源及滅火筒,負責人亦應定期出席消防講座,了解如何提升回收場安全。他指回收場內必須將回收物分類擺放,如分開廢紙、塑膠及電子廢料,因電子廢料易因高溫自燃,若波及廢紙就一發不可收拾。他估計回收場火災頻仍,與回收物未有分開擺放有關。他坦言,部分回收場主要做出口生意,近期回收生意走下坡,令回收場囤積大量回收物,「舊嘅清唔晒,新嘅又返嚟,咁咪堆埋一齊囉!」
北區區議會主席蘇西智指,不止打鼓嶺,新界多區的回收場每年均發生火警,因回收商堆積不少賣不去的舊物,有可能自燃起火。他曾於區議會要求消防處增加街喉,將設施延伸至回收場附近,以加速滅火,長遠而言,當局若發現場地附近無消防設施,則應考慮不發出相關牌照,待消防設備提升才發牌,否則回收場會對附近民居及工人構成威脅。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一般回收場地和運作產生的塵埃、噪音和污水,必須符合相關污染管制法例的要求,若有關場地涉及處置化學廢物的工序,需申領相關牌照。該署估計現時有二百至三百個回收場,去年巡查近五百次,但檢控數字只有兩宗。
消防處發言人指,過去三年共發生四十六宗涉及回收場的火警,當中有三人受傷。發言人指,回收場須安裝滅火筒、應急照明系統、出口指示牌等消防裝備,並受到《消防條例》規管,若違規最高可罰款五萬元。該處過去三年共巡查回收場逾二千八百次,並有兩宗檢控個案。
圖/文:專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