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人大開幕在即 新一年新氣象

全國人大代表大會,實際上就是中國的國會。但中國不叫國會,也不把代表叫做議員,以示與西方的國家有別。新中國一九四九年成立時,卻只設政治協商會議,並以政協委員代替人民代表大會職責。

接班人都寫入憲法

一九五四年,即新中國成立五年後,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才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大代表五年一任,第三屆人大只召開了一次會議,之後發生文化大革命,這個議會制度便暫時停頓下來。

到了一九七○年,毛澤東認為局面稍為安定,便擬召開四屆人大,恢復社會秩序,並且主張明確增加港澳代表名額。當年發下的通知,港澳代表定為十八名,並隸屬於廣東省。那時候,全國的代表都不是民主選舉,都是領導部門協商決定,港澳代表當然不會例外,是由主管港澳工作的領導部門選定的。

一九七○年,接獲通知,我當選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並發來準備在大會上通過的新憲法有關文件。當年文化大革命仍處於高潮之中,所謂新的憲法,便充滿個人崇拜的語言。強調毛澤東的「三個偉大」不在話下,連接班人林彪都寫入憲法,規定為毛澤東的接班人,創造了世界上的憲法寫入領袖接班人的紀錄。

我後來就當了共七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共三十三年。還當過香港回歸後的第九屆全國人大香港代表團的團長。這幾天全國人大又即將召開,撫今思昔,難免有許多酸甜苦辣的回憶。我早前曾著有兩本有關人大會議的書籍,一本是一九九○年出版的《人大回憶錄》,寫第四屆至第七屆的紀事,其中第四屆人大的回憶,曾被台灣《傳記文學》所轉載。後來在一九九七年又出版一本《人大繽紛錄》,紀錄了全國人大七屆四次會議到八屆第五次會議為止的隨筆和日記、評論等。

香港回歸,全國人大的香港代表,不再寄附在廣東省代表團內,獨立成團,以香港代表團名義正式參加全國人大會議。筆者當年被選為香港全國人大代表團團長,於是在會後再接再厲,出版第三本有關人大著作:《人大選舉備忘錄》,記述九屆人大回憶和十屆選舉。

年紀老邁主動退下

三十三年全國人大代表生涯,在筆者年紀老邁、已逾八十之齡主動退下,並早在十屆人大第五次會議席上,發表了《人老了,便退下》的退選發言,表示退位讓賢,決不參加十一屆的全國人大選舉,並鼓勵一些新秀參選。言論公開,彰彰在目,並不如某位胡言亂語的政客所說的,「有被遺棄的感覺」。

到了前年,出版社鑑於新一屆全國人大召開在即,要求筆者整理舊作,以便有意參選全國人大代表的有志之士,能對人大歷史特別是香港代表參政歷史有所了解,便由好學生方銳敏(方芳)幫助,遂編輯成《吳康民人大親歷記》出版。

全國人大的會議文化,與香港立法會的議會文化不同。其重要區分,在於香港立法會較注意法律程序,內地則較注意大局,細節不必糾纏,大方面必須抓住。人大會議絕不會有「拉布」現象,更沒有抗議標語以及搗亂會場的情景出現。

但全國人大畢竟是全國各行各業精英集中的一個重要智庫,隨着內地政治民主的開展,愈來愈能發揮對政府的監督和促進政治改革發揮作用。最近全國人大開會在即,我們期望新的一年有新氣象,並祝香港全國人大代表能為國事作出建政良言,祝人大會議成功。

回憶往事,一九七五年的第四屆人大香港代表十四人,現只有石慧、張泉和我在世,謹對已逝的老代表表示悼念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