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令打工仔時刻連線,放工後仍要處理公事訊息或電郵是不少人的寫照。近日法國正草擬新勞工法例,打工仔在工作時間外不用理會關於工作的電話和電郵,反觀本港打工仔為口奔馳,本報記者在街頭訪問五十人,逾八成受訪者坦言下班後仍收到公事訊息,有教師更指放學後曾十分鐘內接獲逾一百個短訊,花不少私人時間處理;有金融業從業員亦指每日放工後均要花數小時處理公事訊息。人力資源顧問促請僱主尊重僱員休息時間,建議非緊急事項可在工作期間處理,以減輕員工壓力,增加歸屬感。
一向以工作環境優厚見稱的法國,除嚴格執行每周工作三十五小時的標準工時外,勞工部正草擬「斷網的權利」(Right to disconnect)立法,員工在工作時間以外有權不回覆公司發出的電話或電郵,法例料年底前全面實施。
反觀本港,二十四小時候命情況遠比法國嚴重。記者於街頭訪問五十名打工仔,有八成四人指下班後仍收到公事訊息,當中逾一半人指「唔想做,但焗住要做」;八成受訪者因而感到困擾及增加個人壓力。對於本港應否倣效法國推行「斷網法」,八成四受訪者支持,但部分人坦言執行難度甚高。
「試過十分鐘收到超過一百個訊息!」教師鍾老師與現時不少教師一樣,被加入不少WhatsApp群組,每日放學後都收到大量手機短訊,來自校方、老師、家長或學生,她擔心訊息中夾雜重要通知,或牽涉學生問題,令她不得不花時間處理,她無奈說:「放學之後應該係我私人時間,冇必要處理呢啲訊息。」
從事電子貿易的翁先生亦指,其工作範疇包括回覆客人電郵及訊息,「最高紀錄係放工之後要用三個鐘去覆客人嘅電郵!」工作時工作,但公餘時亦要工作,他坦言:「為咗份糧點都要做!」而從事財經公關的鄧小姐更指,由於經常與傳媒界聯絡,每日放工後都要花數小時處理公事訊息,連放假亦要保持連線,個人健康及家庭生活都受影響。
工聯職安健協會去年調查逾千名在職者,其中逾八成半指工作壓力很大,主因包括要將工作帶回家,部分受訪者指在晚上接到老闆「追魂Call」,導致他們對鈴聲或提示聲音產生抗拒,甚至焦慮。
惟本港推行「斷網法」困難,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指,法國與香港工作環境大相逕庭,金融業界需於公餘時間回覆客戶相當普遍,「WhatsApp你冇得扮見唔到,要即刻覆!」而從業員看重生計多於工時,「香港人講多勞多得,最緊要搵到食。」他建議各方做好協調,上司不能濫用手機的便捷,建議非緊急的工作可提示員工彈性回覆,避免員工出現壓迫感。
香港女教師協會主席周蘿茜指,教師下課後以手機處理學校公事愈趨普遍,該會亦常收到老師反映,放學後需回覆家長諮詢、學生功課及校務等,新入職老師更不敢說不,「佢哋驚得失啲家長,試過同家長傾足四十五分鐘!」她建議「學校的事學校做」,短訊溝通容易產生誤會,故家長與老師之間最好面談,學校亦應發清晰指引,讓老師私人生活不受干擾。
「試過有人做私人助手,要隨時候命,一有電話嚟就要覆,有啲甚至要做到凌晨兩、三點,作息時間打亂晒,最後身體頂唔順就辭職唔做。」安俊人力資源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表示,老闆慣性地使用電話處理公事,令員工混淆工作及休息時間。她建議僱主要尊重員工的休息時間,「咁樣員工自然會盡心盡力為公司做事。」
圖/文:專案組